第1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jiao:四声)。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翻译: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名,就不是永恒不变的“名”。无,是天地的开端,有,是万物的根源。所以,常从“无”中观察天地的奥妙;常从“有”中寻找万物的踪迹。有和无,只不过是同一来源的不同名称罢了。有和无都是幽昧深远的,它们是一切变化的总门。
第2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翻译:天下都以为美就是美,这就不好了;都以为善就是善,这就不善了。有无仅仅是表征生的,难易仅仅是表征成的,长短仅仅是表征形的,高下仅仅是表征倾的,音声仅仅是表征和的,前后仅仅是表征随的。一切都是恒常的阿,所以圣人无为,不言,万物都是作而没有初始,生发而不占有,为而不仰仗,成功了而不自居,也是因为不自居所以不会有失去。”
第3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翻译:不崇尚贤才异能,使人民不至于炫技逞能而争名逐利.不看重稀贵之物,使人民不做盗贼.不显露足以引起贪欲的物事,使人民的心思不至于被扰乱.因此,圣人治理天下的原则是:排弃充斥于人民心中的各种成见,满足人民的温饱需求,软化人民的犟执趋求,提高人民的自立自足能力.通常使人民不执成见、不生贪欲,使那些"智者"不敢为所欲为.从事于无所成为的作为,即可以得到全面的治理.
第4章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翻译:挫磨掉锐气、锋芒和棱角,解脱纷争,融入光明的万象,混同于大地尘土,至大也是至微,这就叫做玄妙的同化。
第5章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翻译: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圣人也是没有仁爱的,对待百姓也如同对待刍狗一般,任凭人们自作自息。
第6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翻译:上善之人就如同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但是却不和万物相争,处于众人所厌恶的最卑下的地方。从这个意义上说,水最接近于“道”。圣人的作为就如同水一样,接人待物甘居卑微之地,心胸如同深渊一样波澜不惊,与人交往保持仁爱之心,说话信守诺言,处理政事至清至平,做事情尽力发挥才能,择机而动而不妄动。只有不争,所以才不会招致怨恨。
第9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翻译:执持盈满,不如适时停止;显露锋芒,锐势难以保持长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