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知识封装的第一步——读《用得上的商学课》及《在家就能读MBA》

知识封装的第一步——读《用得上的商学课》及《在家就能读MBA》

作者: 刘东利2020 | 来源:发表于2020-11-01 07:48 被阅读0次

最近有一个认知,可能不精确,但大概是正确的——嗯,粗略的正确也胜过精确的错误,哈哈——就是交易,其实卖的是知识的封装:

- 硬件是将技术、管理水平等封装在硬件产品中

- 软件是将技术、管理、心理学等等封装在app等之中

- 各类服务呢?也是封装,是将自身专业知识 + 对于用户心理的爱恨情仇的理解,封装

无法全覆盖,以后慢慢总结,慢慢体会。当然,封装的形式、品类,决定了模式是不是好,比如硬件需要运输、展示等等,这就涉及到各个商业环节中,需要不断考虑物质的物理化学属性,形成商业模式对其进行配合,这体现为体验、效率、优化等。

跑题了。这两本书放到一起,或者说很多同类的书,是因为他们都是将“知识”进行封装,而且是,嗯,众所众知的知识,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大路货”(此处并无贬义,只是说可得性),进行了封装,在书这样一个载体中。从“知识付费”或者“知识服务”这个角度来看,我的感受:

- 书籍是最原始的载体之一,但也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从用户的心理来看,出过书,似乎逼格一下子就能上去;而且实体的东西天然,就好似占据了一个物理空间、形成了一个存在物,所以从打开声量的角度,是好的起点;

- 但从另一方面来讲,形式有点太重了,几百页的书籍,很多人没有耐心读完了;

- 而且从书名就能看出,作者试图浓缩、但是需要全面,所以难免并不适合所有读者在所有时刻的需求,或者说,大部分人只需要读一部分章节就够了——这样似乎应该成为了案头书了,但是现在大家喜欢大路货的案头书吗?我看未必

- 拆分,放在公众号,B站,知识付费的其他形式,比如:让用户每天获得一点点,比如10分钟,或者1分钟,以及按需寻找,就是搜索啦,这样也够了

- 这样既提升了效率,还改善了体验,可以通过不断的短小精干的精品,抓住更多的用户,形成积累

这可能是知识付费能走得通的真正原因吧。

另外,从书本身的设计来看,也有可以改进提升之处:

- 应该要多留白,比如每页就一个知识点,留下部分空白,让读者写一写自己的思考,RIA,这样才有效;

- 这就要求内容更精炼,所以不得不再次赞叹罗胖的每天一分钟,给用户的心理压力足够小,从而能不断积累用户,脱离还很少;

- 表现形式要更多一点点,比如多加上图画,更形象;以及二维码的链接,针对某个知识,用户需要的时候可以对知识进行再展开

这样,书就成了沟通、交流、互动的第一步,而不是一个静默的硬件了。

从内容来看,针对目标读者,可以达到3星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知识封装的第一步——读《用得上的商学课》及《在家就能读MBA》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sxsv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