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人物都会被命运裹挟着,按部就班的走向或辉煌或衰败的历史。
他是一个幽默而活泼的少年,也是一个残暴而多疑的皇帝;他是一个怯弱而矛盾的傀儡,也是一个简单而努力的新人。
记得小学的时候,学校组织年级去电影院看爱国影片,结束后走过海报长廊时,有张海报映入了眼帘——一个小皇帝模样的人,满脸憋屈,他身后百官朝拜,宫城巍然。
“嘿,真奇怪,当皇帝还不开心。 ”
多年来,那面孔一直留在脑海中,当时的我并不知道,这个憋屈孩子和国家有着深深的渊源。
中国皇帝历来没有给自己著传的,一生功过,都是由身后史官提笔书写;哪怕才华横溢,如李后主一般,也只能写下亡国词。自传这种亲力亲为的事情,于情于理来说,似乎都和皇室自带的神秘感无关。封建社会下的百姓,或许会闲暇时碎语宫墙秘事二三,但绝不敢去想手捧着一本皇帝自传对其评头论足。
然而那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并不觉得末代皇帝溥仪写自传是一件怪事,反而,这应该是他这个末代皇帝,对一个时代终结的最好交代。
早前提到溥仪时,我就只会想到“汉奸”、“废帝”、“第一个离婚的皇帝”……总之这些关键词的立足点就是,这个末代皇帝要多窝囊就有多窝囊。
直到看了电影《末代皇帝》,我对溥仪才有了更多情感上的认知。这是唯一一部在故宫取景的电影,其中的配乐更是一绝。影片画面的色调整体偏暗,音乐宽阔而带着一丝苍凉,每一处都在述说着历史的无奈。
电影是根据溥仪的自传编导,但电影的艺术气息重一些,而自传则是现实意义更多一些。“我的前半生”这简单的几个字,却几乎交代了一个动荡的岁月。溥仪虽然生于时代的交界处,前半生却只在几个地方动荡而活。这并不意味着安定,而是一种变相的囚禁。
溥仪2岁进入紫禁城,到12岁时才第一次离开,而这次外出,是因为生母自杀了。
18岁时,被彻底赶出紫禁城,他离开了这个“囚牢”,却在28岁时掉入了另一个泥淖——成为日本军扶持的伪满洲帝国的皇帝。
至此,到44岁时进入了旅顺战犯改造所,这个真正意义上的监牢,却让他的思想和人生在这里得到了转折。
外国帝师庄士敦的《紫禁城的黄昏》,更像是从一个爱护着小辈的长者以及尊敬着皇帝的臣民的角度出发,字里行间处处维护着皇帝的形象。这部著作能了解一些历史大事,能了解当时的人物关系,但却不能了解一个人。阅读时,我总有一种隔着面纱看不清的感觉,溥仪这个人并不十分立体,说他“仁慈”、“忧国忧民”、“想有所作为”……全都只是抛出了一些形容词,却没有立起一个形象。
但在自传中,溥仪的很多事情却让我印象深刻。他说帝王家烧香拜佛,放生动物,却轻易践踏奴仆的性命;别人从小就耳熟的乳名,他却到50岁才知道;稍大时面对局势心有余而力不足,担忧自己的去向,但对于很多事情,他却往往是‘想也想不到’、‘不去想’、‘不想想’……
他变得不“窝囊”了吗?也不是,只是从一个作为人的角度来说,他更能让人理解了。
但他的前半生,不是作为“人”存在的,他是作为“皇帝”存在的。“皇帝”这个符号,将他牢牢的钉在了历代帝王中。自古而今,中国帝王史上的皇帝的形象都是由画像或者石雕展示,直到最末,突然不同,溥仪的样子由照片清晰呈现,真实而鲜活。
翻看历代帝王的介绍时,到溥仪这总有一种莫名的感觉。无论从哪里来看,他都那么与众不同。别的皇帝,亡国只是意味着王朝更迭,但“末代皇帝”的亡国却是真正的,标志着一个阶级的毁灭,一个新时代的开启。
读史使人明智,仰望历史长河总会觉得自己无比渺小,也正是这样孤立的状态下思考才会分外清醒。看完这两本书后,对于晚清大事和溥仪我有了很多详细的认知。但这只能是补充了解,而不是扭转观念。因为有太多事情,历史已经给予了我们答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