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80后,寒冬的一个晚上,我走进了这部影片,两个小时的时间里,我附身在电影人物身上,被变迁的洪流裹挟着,走过了现代中国那多事之秋的二十年。或笑或哭,几度泪流哽咽,不能自已。
两个惺惺相惜的孤独灵魂
“只有不被周围人接受的何小萍,更能识别善良,也更能珍惜善良”。善良的施予与感恩接受,把两个人的命运连在了一起,除了善良的共性,两人内心深处渴望被认同的心理,更让彼此互怜互哀。
刘峰被人称为活雷锋,甚至比雷锋还要好的人,文工团的每一个人都享受着来自刘峰默默的关爱,他们想象不出没有了刘峰,文工团会变成什么样子,却没人想过活雷锋也是活生生,有血有肉,有七情六欲的人,以至于面对活雷锋的示爱,丁丁竟认可了自己腐蚀刘峰的说法。明明是肉体凡胎,却要活成神的样子,可怜可悲!
从人性的角度来说,没有人会成为真正的活雷锋,刘峰看似不求回报的付出为什么?一方面,来自他自己的解说,守护丁丁,并得到丁丁的认可。另一方面,是他自己没有意识到的,做好人,也会成为一种惯性。从他的生活水平来看,这种惯性并没有实现好人有好报的愿景,但从感情来说,他得到了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何小萍的出身造就了她的性格,也决定了她的人生走向。
她那么努力地证明自己,以至于等她真的从战场凯旋后,精神崩裂。
她那么努力的在人世间找寻温暖。虽然看起来刘峰对每个人都一样好,但对极度渴望爱的何小萍而言,刘峰的出现,无异于在她心头点亮了一束火光。医院里刘峰泪眼执手失常的小萍,一直到陵园里两人的温暖相拥,似乎世间所有的苦难统统释然,无需赘言解释。
战争与和平对人性的拷问
冯导确是对比高手:从电影伊始文工团满溢出来的青春和安宁,直接切入自卫反击战的残酷和血腥,战争带来的震撼,放在大的历史框架中,似乎有足够的理由让人们忘记文工团的欺凌和背叛。是啊,小儿女的小情怀如何与炮火中的生死相提并论?但,英雄不是钢铁侠,人性中被蹂躏后,残存的那丝向善的渴望,让他们无法释怀。夕阳下,残喘于战友尸首间,心力交瘁的刘峰向死之心强烈。何小萍命悬生死一线,依然不能原谅丁丁对刘峰的背叛。心之所伤,其愈难弥。
战争中,我的手会毫不犹豫地伸向陷入泥淖的战友。和平了,我的手却再也无处安放。甩着一条独臂,“抱残守缺”地挣扎着过活。身残了,心还是全的。
陵园里,“这些年你过得怎么样?”“跟陵园的这群兄弟比,我好很多”。一问一答间,海阔天空。芬芳的年华,有的埋入了黄土,有的陷入了世俗,有的归于安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