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孟尝君是礼贤下士的君子,那是因为不知道他的后半截故事。其实孟尝君不仅是名符其实的“狡兔”,而且是货真价实的“奸雄”。
![](https://img.haomeiwen.com/i9362550/0a36af3fabe979ca.jpg)
孟尝君原名田文,战国时齐国贵族,谥号孟尝君。田文同时也是成语“狡兔三窟”的主人翁。
纵观孟尝君一生的所作所为,其“狡”性无处不在,其“恶”行令人切齿。荀子对他的总体评价是:“上不忠乎君,下善取誉乎民;不恤公道通义,朋党比周,以环主图私为务。”
田文初年依仗父亲留下的丰厚资产,在封地薛邑广招各国人才(包括犯罪逃亡的人),门下食客数千,这表面看似礼贤下士,实质上是居心叵测。所以司马光说:孟尝君养士,不分聪明愚笨,不论好人坏人,一概收留;他盗用国库的薪俸,结立自己的私党,沽名钓誉,对上欺瞒国君,对下盘剥百姓,真是一个奸雄,决不值得颂扬!
秦昭王听说田文的名气后,起初让他担任秦国宰相,田文为了享受荣华富贵,居然忘了齐国,心安理得地在秦国做起官来。但不久后秦昭王听信大臣的劝谏,担心田文对秦国不忠心,便把他软禁起来并想将其杀害,田文依靠其食客中的狗盗鸡鸣之徒成功从秦国脱逃。
田文逃跑途经赵国的时候,赵国人听说田文贤能,都出来围观想一睹风采,谁知见到的却是一个又瘦又小、其貌不扬的男人,便忍不住揶揄讥笑,田文听到后,大为恼火。一怒之下与随行的人跳下车来,砍杀了几百人,毁了一个县才离去。
田文回到齐国后,齐湣王任命他为齐国宰相。公元前298年,田文为报被秦国软禁之仇,率领齐、韩、魏三国之兵,攻入秦国的函谷关,迫使秦国求和,并将武遂还给韩国,将封陵还给魏国。
后来,田文的名气越来越大,以至于天下知有田文而不知有齐王,齐湣王感受到了来自田文的威胁并开始疏远他。田文为了避祸,就逃到了魏国,魏昭王任用他做宰相。田文为了自己和齐湣王之间的恩怨,居然与秦国、赵国联合,帮助燕国攻打并差点灭了自己的祖国——齐国,齐湣王逃到莒并死在那里。
齐襄王即位后,孟尝君又回到齐国自己的封地薛邑,他在薛邑持中立地位,不从属于哪个君王,薛邑实际上相当于一个独立王国。
公元前279年,田文去世,谥号称孟尝君。由于他生前没有明确继承人,他的几个儿子争着继承爵位,自相残杀,随即齐、魏两国联合共同灭掉了薛邑,他的子孙也全部被株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