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王丹、张秋青两位老师第四十二课答疑笔记:
1、如果患者停下来,那我们也就停下来去陪着他,我们怎么样去跟着患者的话,就是要有贴着的好奇,就是说我们要贴着患者,贴着他语言当中的重点,跟着去好奇,然后再跟随他话的内容去引领他接着说,这个是叫跟随的引领,所以我们要做到“贴着的好奇,跟随的引领“。
2、不管是叙事护理的学习还是践行,我们都不要着急,都要慢慢来。其实根本没有人真的能做到炉火纯青,我们都是在叙事护理的这条道路上成长,我们在这条成长的路上前行。我们只有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才能努力地去接近那个炉火纯青的状态。
3、外化的四个步骤,并非是叙事护理外化技术操作的sop,不是标准的流程。不一定非得按照这四个步骤,一步一步的去外化。我们在叙事的过程当中还要注意要保持“五不一无知“的原则,我们始终要保持一颗好奇的、不带预设的心是非常重要的,这让我们不会有过多的那种先入为主的假设。
4、外化不仅是一种技术,也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生活方式,让我们始终将人不是问题的外化理念,带到生活中,带到关系中,我们才能更好的遇见更美的自己。
二、学习笔记:
1、人们常常相信,我们的问题、疾病或困扰,往往来源于我们自身的缺陷,或是由于我们自身的不足所导致的。我们很少会去考量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对我们生命中的问题所产生的影响。
2、我们知道一个人的情绪行为,是受到他背后所植入的那些文化、价值观、家庭规则、家庭规条、社会文化等影响的,实际上我们的行为、情绪就像一个牵线木偶一样,表面上好像是我们的手脚在动,我们有这样的行为,实际上背后牵引这个木偶行动的是社会文化价值观的部分。
3、探寻一个人情绪和行为背后的社会文化脉络的过程就叫做解构。也就是去探寻情绪和行为的社会文化意义,探寻那些价值观是如何植入过程。
4、我们知道任何事情,我们只有把它还原到它当时的情境当中,我们才能够对它有真正的理解。
5、当我们沿着他的生命故事,向上看,去探索他的生命,去解构他的生命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在他的生命中还有其他诸多因素。
6、当我们把这个问题还原到他的社会脉络和情境当中去的时候,我们就对于他表现出来的那个主线故事或者是他的行为有了更深的理解,这就是解构。
三、学习感悟:
每位班主任老师都是那么优秀,设计出各种精彩的学习形式让我们去理解,王丹老师把课程内容制作出惟妙惟肖的动画,这让人佩服,跟随学习,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也看到了每位老师的努力,激励自己继续跟随,不掉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