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西江月 平山堂

西江月 平山堂

作者: 愚恒 | 来源:发表于2018-09-09 16:47 被阅读0次

                                    西江月平山堂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宋神宗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苏轼改任湖州太守,途经扬州,第三次路过平山堂。平山堂是欧阳修人扬州太守时营建,苏轼睹物思人,难免回忆起了欧阳修。苏轼在《祭欧阳文忠公文》中说“师友之义,凡二十年。”从小,苏轼就把欧阳修作为自己的老师,“尽诵其文”。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苏轼参加乡试,当时主考官即为欧阳修,,按照《宋史 东坡先生本传》记载,欧阳修作为考官在阅卷时发现了一篇可以得第一的好文章,怀疑自己徒弟曾巩所作,怕别人说他徇私,就定了第二,结果一张榜,竟是苏轼文章,苏轼因此未能成为成为第一。事情不知真假,但欧阳修对于苏轼的喜爱确实溢于言表的,他曾称“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从此苏轼成了欧阳修的门生。对于苏轼,欧阳修不仅仅是提携,更给与他精神上的支持。神宗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由于对王安石新政不满,上书奏名新政之失而得罪王安石,为避难,苏轼外任杭州通判,赴任途中在拜见了欧阳修,欧阳修勉励苏轼说“我所谓文,必与道俱,见利而迁,则非我徒”。没想到,这一见竟是永别,第二年欧阳修就去世,所以苏轼说“十年不见老仙翁”,也是那一年苏轼第一次路过平山堂。墙壁是宋代文人最好的出版物和宣传栏,平山堂的墙壁上也一定有许多欧阳修亲自挥毫写就的诗词,给苏轼印象最深的或许还是那阙《朝中措》

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所以,苏轼在这首《西江月》中用致敬的方式写到“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元丰六年,苏轼在《水调歌头

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中也提到“长记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烟雨,杳杳没孤鸿。认得醉翁语,’山色有无中’”。往事历历在目,平山堂依然屹立,但修建的主人却已经逝去,给人物是人非之感,难免感慨“万事转头空”。告别平山堂,来到湖州任上仅仅四个月,乌台诗案爆发,苏轼整个人生就此改变,此后贬黄州、贬惠州、贬儋州,直到从遥远的海南北归路上病逝,一切如梦似幻,“未转头时皆梦”成了他下半生最好的注解。

相关文章

  • 诗选(七十三)

    西江月 · 平山堂 苏轼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

  • 诗选(三十一)

    西江月·平山堂 宋·苏轼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

  • 西江月 平山堂

    西江月平山堂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

  • 西江月·平山堂

    《西江月·平山堂》 ——[宋代]苏轼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 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

  • 我解《三过平山堂下》2018-11-26

    西江月·平山堂 【作者】苏轼 【朝代】宋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欲吊文章太守,...

  • 未转头时皆梦

    今夜读词,读到苏东坡的《西江月.平山堂》,略有心得。 摘录原文如下: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

  • 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西江月·平山堂 ——北宋·苏轼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

  • 第466天(2018.06.19)白居易说:“百年随手过,万事转

    西江月(平山堂) 苏轼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

  • 苏东坡的词道尽人生万般滋味!─读史之二十四篇

    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西江月·平山堂》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 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

  • 西江月 · 平山堂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西江月 平山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tld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