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90415每周精品之读书

20190415每周精品之读书

作者: huawangxin | 来源:发表于2019-04-20 15:54 被阅读0次

     

    《如何结交比你更优秀的人?》

    1. 想要结交比你更优秀的人,前提就是查理·芒格所说的那句话:“想要得到某样东西的最好方法,就是让自己配得上它”。

    2. 如果你在与高人交往时,会感到不自信,那你需要学会“假装自信”。根据心理学的具身认知原理,教你一个高能量姿势:双腿分开与肩同宽,双手叉腰,挺胸抬头。研究表明,你只要持续这个动作两分钟,就能让体内的睾丸素水平提升,皮质醇水平降低,变得更自信和坚定。

    想深入了解具身认知 >>>戳此查看

    3. 找到和对方的连接点。你要从一切可能的渠道了解对方,包括他的籍贯、职业背景、业余爱好等等。这能帮你找到和对方的共同点,比如你们是校友、同乡、都爱打篮球等等。共同点是人与人有效连接的第一步,能让对方感觉你是“自己人”。当然,如果你们有共同朋友,经过中间人推荐认识是捷径,对方会对你多一重信任。

    4. 准备一个30秒的自我介绍。自我介绍的目的是让人记住你,有和你继续交往的动力。推荐两个不错的开场白:①“我可以用几个词总结自己……”简洁抓人;②“了解我的人都说我是……”这能告诉别人你对自身的认识。平时你可以有意识对着镜子反复练习,根据见面的对象不同,把开场白做少许改变,直到你的笑容、声音、语气都充满自信,自然顺畅。

    5. 真诚地为对方提供价值。互惠互利是维持长久社交关系的基石。你可以在聊天时用心记下对方的目标,之后遇到有助于他实现目标的东西,随时分享给对方。比如,你听说对方的小孩正准备申请一所名校,那么你之后看到特别靠谱的名校申请指南、或者遇到有这方面经验的人,就可以介绍给他。

    6. 学会阶梯形社交。很多时候我们很难立马结交到想认识的人,这时阶梯形社交往往更有效:先联系比你高一层的人,再通过他接触比他高一层的人。比如你是新员工,想找公司的大老板做导师几乎不可能,那么不妨先做好本职工作,成为自己领导的得力助手,这样你的直属上司就能在合适的场合把你引荐给更高级别的领导认识。

    7. 成为主动的那个人。主动与对方打招呼,握手致意,主动获取对方的联系方式,主动制造持续见面的理由,主动帮对方介绍朋友等等。这一系列主动的行为,既能让你有掌控感,也能在对方的脑海中留下积极、深刻的印象。

    8. 带个朋友一起参加活动。如果你对社交感到负担,那么不妨邀请一个朋友和你一起参加活动。这样既不会陷入孤单的境地,而且两个人一起加入其他人的谈话也更容易。你可以通过介绍你的朋友给大家,增加和别人发生连接的机会。

    9. 主动麻烦别人。这听上去反常识,但其实比你优秀的人需要你的机会比较少,主动麻烦他反而是建立互惠关系的第一步,这也能让你获得一个回报他的机会,让你们之间有可能成为互惠关系。当然,做这种事要注意三点:①不要让对方真的给你帮太大的忙;②不要涉及到金钱;③在他擅长的领域请求帮忙。

    10. 拜访大咖时带一个小礼品。这个礼品一定不要贵重,但要有心意。因为这个赠礼行为的目的不是“给对方好处”,而是“给对方关注”。比如说他喜欢艺术,你可以送一个世界著名博物馆的画册;他喜欢历史,你可以送一本好的历史传记;他经常出差,你可以送一个提高旅行舒适感的小工具。

    11. 脸皮厚一点。如果大咖拒绝了你加微信或电话的请求,通常是你没有给他可以连接的点。这时候你不要觉得气馁,适当放低自己的心理预期,比如,你可以请求留一个邮箱。这种要求通常对方都会同意,因为邮箱是一个非即时沟通工具,对方不会觉得有压力。你可以通过邮件的方式,多去找和大咖的连接点,或者给对方提供价值。逐渐推动关系的进展。

    12. 复盘总结。你在每次参加完活动、与大咖见面回家后,要留给自己独处的时间,对这次的经历进行复盘梳理,哪些做得好,哪些有进步,哪些下次注意弥补。把每次与人相处和搭建人脉的经历,都当作是你的宝贵财富。比如,这次没有和活动主办人打招呼,明天要发邮件表示感谢。

    13. 定期与帮助过你的人保持联系。人生中遇到贵人相助,切忌在得到帮助后就失去了联系。你可以时常邀请他们参与到你的成功中,分享你的心得和困扰,在更高的平台上为这些贵人提供你的价值,这对维护你的人脉非常关键。

    14. 最后记住一点,人脉不是搞关系,而是创造你的命运共同体。我们作为网络中的节点,都应该去发挥价值,并且分享价值。

    运动相关书单

    一、运动前需要了解哪些知识?

    《耐力》

    1. 平时不锻炼,建议从快走开始练习。如果你从来没有运动习惯,首先要做的是提高体能。快走是最合适的选择,建议你每天快走半小时左右,速度保持4-6公里/小时,就是微微气喘,但又没跑起来的程度,另外配合一些能提高肌肉力量的训练,比如小重量举铁。坚持一两个月之后,感觉自己习惯了,再逐渐提高强度。

    2. 找到你的有氧训练心率。有氧训练心率=180-你的年龄。如果你生过大病或正在定期服药,就再减10;如果你体质较弱,一年感冒超过两次,或有过敏和哮喘,就再减5。在做有氧运动时,你要让自己的心率接近这个数值,但注意不要超过。

    3. 热身需要“动起来”。很多人热身时会用静态拉伸的动作,比如压腿,但这效果不好,热身是为了激活肌肉,让身体快速热起来。真正有用的是动态动作,比如活动关节、重复抬腿、蹲起、小跳等等,不要少于12分钟,以肌肉感到舒展,身体微热最佳。

    4. 运动要制定长期计划。建议你每周训练3-5天,每次30分钟到1小时。运动项目既要包含慢跑、快走、自行车之类的有氧运动,又要包含肌肉训练、负重举铁等无氧运动,这能增强你的心肺功能,并让肌肉增长。

    5. 体重不重要,体重指数(BMI)才重要。BMI指数=体重(kg)÷身高的平方(㎡),只要你在18-24之间,都算健康,过低或过高就需要增重或减肥。

    二、久坐一族如何锻炼肌肉?

    《核心基础运动》

    1. 提起锻炼肌肉,很多人会想到练腹肌。但对久坐一族来说,优先锻炼背部、臀部的肌肉其实更划算。这些肌肉与脊椎相连,肌肉强大后,不仅能有效减少脊椎负担,还能有效预防因为不良姿势导致的疼痛问题。

    2. 背臀肌肉怎么练呢?推荐几个你在家就能做的动作:

    动作一:双脚与肩同宽站立,膝盖微弯,重心落在脚跟。双手贴近身体,向后伸展,同时让你的整个脊椎得到伸展,保持15秒。然后双手上举,贴近耳朵,伸展15秒。注意全程不要低头,膝盖前弯不要超过脚尖。

    3. 动作二:平趴,双手前伸,脚背着地。将双手收回到身侧,同时背部发力将上半身抬起,将肩胛骨向中间收紧,保持2秒。然后落下上半身,回到平趴姿势,重复15次。注意,抬起时手肘一定要贴紧身体,下巴不要过度往前伸,保持颈部自然状态。

    4. 动作三:右脚前跨呈弓箭步,膝盖不要超过脚尖。然后双手上举,上身从髋部开始伸展,肩部不要耸起,保持20秒,然后换另一侧做同样动作。

    △ 图片来源于《核心基础运动》

    5. 要注意的是,如果你已经出现了较严重的脊椎问题,那么做这些动作前,一定要先咨询医生,以免加重身体负担。

    三、如何用正确的姿势跑步?

    《姿势跑法》

    1. 一双专业跑鞋是必需品。选鞋标准是:重量轻,鞋底薄而柔韧,鞋跟与鞋尖高度基本持平。不要选鞋跟比鞋尖高很多的鞋,或者鞋底太厚太硬的鞋。系鞋带时,从脚趾到脚背中间部分可以松一点,从脚背中间到脚踝的部分一定要系紧。

    2. 跑步时要前脚掌落地。这是为了缓冲一部分落地的冲击。很多说跑步会受伤的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用脚跟落地,无法缓冲落地的冲击力,让足底、踝部、膝关节过度紧张,时间一长他们的关节就容易出问题。

    3. 跑步时膝关节保持微微弯曲。有的人跑步后膝盖疼,可能是跑步时膝关节的姿势不对,把支撑腿的膝盖完全伸直了,这样膝盖就无法起到缓冲的功能,当然容易受伤。建议你脚部落地时,也保持膝盖略微弯曲。

    4. 上身不要过度前倾。很多人跑步时会不自觉地前倾上身,这会影响身体的平衡,和跑步动作的流畅性。正确姿势是从侧面看上去,你支撑脚的前脚掌、髋部、肩部和头部能连成一条直线。

    △ 左:正确跑姿,右:错误跑姿。图片来源于《姿势跑法》

    《掌控力:让所有人对你讲真话》

    1. 想让人和你说真话,核心是把对方带入瞬时思维模式,也就是让他的注意力聚焦在当下,不去想后果。我们常在电视剧中看到,审讯员在审讯嫌疑人时,会说“想想你的亲人,你如实招了吧”,事实上这是非常不恰当的做法,这只会让嫌疑人担心可能产生的后果,比如一旦认罪就可能坐牢,从而隐瞒真相。

    2. 如果你想学习瞬时思维模式,电视购物广告是个很好的案例。它满足了瞬时思维的四要素:①信息单一。我们看广告时不能提问或质疑,只能通过广告提供的信息做决策。②信息重复。重复做广告,能让你对商品更熟悉,增加未来购物的概率。③不引发人的独立思考。人在看电视时很少会进入购物的状态,去思考商品的价值,看到广告还不错就可能下单。④结果滞后。你不用立马付钱,只要打个电话就下单成功了,让你心理上没有花钱的痛苦。

    3. 想要把对方带入瞬时思维,在对话时首先要放慢语速,让对方卸下心理防御。在你说服对方的场景中,他的肾上腺素往往会增加,如果你处理不当,很可能导致他情绪激动。这时如果你能有意识地控制语速,把想法表达清楚,就能给对方留下一个平和的印象,同时还能创造更放松的对话氛围。

    4. 适当降低音量。研究表明,低音量比高音量更有说服力。如果你对一个人大吼大叫,对方往往只有两种反应:第一是他也对你大吼大叫,第二是他不会对你说心里话。所以当你感觉对话处于关键时刻时,适当降低音量,会起到巨大的作用。

    5. 重视面对面交流。在中情局的审讯过程中,情报官很少会用本子和笔记录下对方说的内容。这是因为一旦他拿本子记,对话就不会流畅,被审讯人也不可能进入瞬时思维,说出真相。这也提醒我们,在面试、采访等场景中,要全心投入到面对面的对话中,避免其他工具干扰对话的真实性。

    6. 获取对方信任。想要让别人与你分享信息,取得他的信任非常重要。其实要人信任自己很简单,你只需要用冷静、平和的口吻说一句“你觉得我们应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这能把关系从“我和你”的对立状态,转变成一起寻找解决方法的合作状态,大大提升对方向你说真话的可能性。

    7. 如果你向对方提问,他总是躲躲闪闪,接下来他说的很可能就是谎话,这时候你要迅速打断对方,控制局面。提供三个有效的方法:① 叫他的名字。当听到别人叫自己名字时,人天然就会从说话模式转变为倾听模式。② 使用一个控制性短语,比如“小明,请稍等”“小明,你给我一个机会把话说完”。③ 抬起你的手。这个动作能辅助你掌控对话的局面。

    8. 掌握话语权后,你还可以利用“独白”,带他进入瞬时思维。独白指的是你一个人说话,不需要对方回应,这实际上是一种催眠,把对方带入你设立的逻辑中。一个经验丰富的中情局审讯员,常会反复对嫌疑人说“责任不都在你,不用过分自责”,“这件事没你想象得严重”等等,就是用独白的方式,让对方放下防备,说出真相。

    9. 当然,还有一点不要忘了,一个人愿意说真话,其实是感性占据了上风。所以当人对你有所隐瞒时,你不要试图去讲道理,而是用情感力量把对方带入瞬时思维,让他不过多考虑后果,对你袒露真心。

    《掌控力》一书。本书的几位作者,都是美国中央情报局出身,他们把日常如何打探情报、识别谎言等工作,都详细地收录在了书中。

    作者菲利普·休斯顿、迈克尔·弗洛伊德、苏珊·卡尼瑟洛 、彼得·罗马利和唐·坦南特

    《弱传播》

    作者是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邹振东教授,在这本书里,他集中探讨了各种信息传播中的运行规则。

    出版方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1. 为什么新闻中被骂的通常是强势一方?

    答案:弱者优势。你注意过吗,在现实世界中的“强者”,不管是公司,还是个人,在新闻中都容易变成被攻击的对象。这是因为,弱者总能激发人的同情心,也更容易让人带入他的角色。比如新闻中报道商家与顾客、年轻人与老年人发生冲突,我们天然就会站在较弱的顾客和老年人一方。

    2. 为什么明知是“标题党”还有很多人点击?

    答案:情感强势。当我们看到信息时,情绪会优于理智在大脑中启动。你肯定看过标题里有“震惊”“立马删,速看”之类词的文章。很多时候我们明知道这是“标题党”,但还会点击,就是因为它刺激了我们的情绪。其实不仅是标题,很多消息都是在利用情感控制读者,所有带有强烈情感倾向的语句,你都要小心。

    3. 为什么分量越轻的内容越受欢迎?

    答案:轻者为重。你可能发现了,很多对现实生活意义重大的事情,比如重大时事,国计民生,往往不会形成持续的热度。但是明星绯闻,却长期霸占热搜。似乎越是无关紧要的事情,大家越喜欢关注、转发、讨论。这都是因为分量越轻的内容,人接收起来更没负担,所以也就更受欢迎。

    4. 为什么“逆主流”的事情传播得更广?

    答案:“小逆”为王。很多时候,越主流的观点人们讨论的热情就越低,反倒是一些叛逆的事情,关注度更高。这是因为主流内容大多已经是共识,没有讨论的必要。相反,一些出格但不过分的事,更讨人喜欢。比如,摇滚乐手在演唱会上砸吉他,就会被粉丝认为是很酷的事,但如果违背了底线,比如吸毒,人们的态度就会变成愤怒和谴责。

    5. 为什么给一个事件起名很重要?

    答案:命名关键。一件事情发生了,谁能在第一时间把握住对它的命名权,谁就能一定程度上决定这件事的影响力。举个例子,你一定听说过“青岛大虾事件”。当时宰客的餐馆叫善德,假设这件事被命名为“善德大虾事件”,那人们只会针对这家餐馆。而用城市命名,就会让人觉得这件事的行为主体,是整个青岛市,所以这件事才会对青岛的旅游形象造成大的伤害。

    6. 为什么有些消息能一直霸占头条?

    答案:陀螺效应。敏感事件就像陀螺,当事人每次具体的回应,都是一根抽向它的鞭子。不管当事人说什么,都是给媒体提供了新线索,媒体就能把之前说过的话,当作事件背景再次报道,让这件事的波及面越来越广。比如,王宝强离婚事件,就是因为双方总是不停互掐,才会长时间占据头条。

    7. 为什么宣传一个人比一群人的效果好?

    答案:群像无力。我们常说“人多力量大”,但在宣传过程中,塑造群体形象效果往往不理想,只有对焦到个体时,宣传才更打动人心。这是因为群像不容易记忆和传播,而个体命运和形象,能让人很容易产生共情。比如,“希望工程”最著名的一张照片就是一名正在上课的大眼睛小姑娘,非常有感染力,远比拍一群孩子更能戳中大众的内心。

    8. 你看,想要避免陷入信息漩涡,做个明白人其实并不难。关键就是一点:分辨出哪些是你自己的判断,哪些是别人通过传播手段,强加给你的情绪。

    预防癌症筛查指南

    从这三个关键环节出发,给你讲讲如何科学管理健康。

    避免高危因素

    什么是高危因素呢?就是目前已知的,对于疾病的生成和发展具有高度相关性的某些因素。具体来说:

    1. 基因。美国著名影星安吉丽娜·朱莉,携带一种叫做BRCA1的基因,她患乳腺癌、卵巢癌的几率大大增加。

    2. 慢性病毒或者细菌感染。乙肝病毒感染可以引起肝炎,之后引起肝硬化、肝癌。

    3. 一级致癌物。比如,雾霾、亚硝酸盐、槟榔、黄曲霉素等。

    4. 饮食过烫。喝热茶当水温过高,超过65度的时候,食管上皮受损,上皮细胞加速分裂,这样食管癌发病风险大大增加。

    5. 不健康的饮食结构。中国因为饮食结构问题造成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癌症死亡率都是世界人口前20的大国中的第一名。比如,钙、膳食纤维、水果和蔬菜摄入不足,红肉、加工肉类摄入过多,高钠饮食、含糖饮料等等。

    6. 肥胖。肥胖会引起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哮喘发病率增高。

    肥胖还带来了13种癌症的高发。来自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一项研究指出,引起中青年女性直肠癌、结肠癌发病率上升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就是肥胖。只要是BMI超过30(BMI是体重指数,是用体重的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的平方),结、直肠癌风险立刻增加近一倍。

    这些高危因素中,除了基因我们没有办法改变,其他的我们都能努力避免。这样就能让细胞少受损伤,减少身体修复和代偿的压力,也就从源头上,减少了疾病的生成。

    所以,针对疾病因果关系链的第一个环节高危因素,我的建议是:

    1. 预防或者治疗慢性感染。

    比如,通过注射乙肝疫苗,阻断传染途径,应用药物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等等,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肝癌的发生。

    再比如,预防宫颈癌可以注射HPV疫苗,如果已经有HPV感染,积极治疗也是有效的方式。

    2. 避免高危行为。

    高危行为包括抽烟、过度饮酒、熬夜、过烫饮食、雾霾天不戴口罩、食用可能含有亚硝酸盐或者黄曲霉素的食物等等。

    3. 健康饮食。

    少吃糖,少吃红肉和加工肉类,少吃盐。多吃水果蔬菜,多摄入高Omega-3脂肪酸的食物,比如某些海产品。

    并且强烈建议你每天摄入至少25克的膳食纤维,比如全麦面包、燕麦片等全谷物、杂粮。因为一项荟萃分析指出,增加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体重、血糖、血压、血脂,与冠心病、糖尿病和肠癌等多种疾病风险的下降有关。

    这些都是针对第一个环节高危因素,我们可以做的。

    很多人抱有侥幸心理,总搬出一些小概率事件,比如“谁又吸烟又喝酒,活了100多岁”“谁天天运动还跑马拉松,结果得了胰腺癌”之类的说法。但你要知道,健康生活方式的建议,是循证医学大数据得出的目前可靠的证据,这本身和一些小概率事件并不冲突。

    不破坏修复和代偿能力

    接下来,我们说说干预疾病因果关系链条的第二个环节:修复和代偿能力下降。

    只要生命存在,基因就会不断损伤,我们从出生开始,就迈进了一条永不可能逆转的生命之河。

    多细胞生物赖以生存的一个关键机制,就是修复和代偿。

    细胞靠加速分裂,补充受损或者死亡的细胞,这是修复。免疫细胞清除“异己”,这也是修复。细胞和器官靠加快工作,替代受损的细胞或者器官执行功能,这是代偿。

    修复和代偿是人体针对损伤的一种智慧,这是天然形成的。但是,咱们的很多行为会影响到机体的修复和代偿能力。比如热量摄入过多、肥胖、熬夜。

    德国图宾根大学有一项研究指出,熬夜会破坏肾上腺素等物质分泌的昼夜节律,从而抑制T细胞粘附病原体或者肿瘤细胞的能力,导致T细胞杀伤“敌人”能力下降,影响免疫细胞功能。

    所以针对第二个环节,我的第一个建议:适度节食。

    节食可以清除衰老细胞、衰老物质,有助于延缓皮肤成纤维细胞老化,产生更多的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保持皮肤弹性,节食还可以延缓心血管老化。这些都是通过增加修复和代偿的能力实现的。

    尤其对于2型糖尿病的病人,通过节食和运动减肥降低体重,在早期甚至可以达到近乎“治愈”的效果。动物实验显示,如果小鼠只摄入正常饮食70%的热量,而且是一天一次的进食频率的话,不仅可以减肥和预防2型糖尿病,平均寿命还能延长28%。

    第二个建议:保证每天的睡眠在7-8小时。睡眠过多和过少,都会影响健康。

    第三个建议:运动。运动首先能增加能量消耗,减轻慢性炎症反应;其次还有利于衰老物质清除,预防多种癌症和体重增加;最后还可以降低冠心病、高血压、卒中、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和抑郁症的风险。

    有研究指出,持续锻炼(相当于每周>150分钟快走)的正常体重人群,和不运动的肥胖人群相比,平均寿命要高出7.2年。

    这就是针对发病因果关系链条的第二个环节:改善人体的修复和代偿能力。

    进行疾病早期筛查

    针对疾病因果关系链条的第三个环节疾病隐性期,应该进行疾病的早期筛查,尤其是癌症筛查。

    为什么呢?因为多数慢性病尤其是癌症,早期没有症状。比如肺癌。

    在没有筛查之前,我国将近80%的肺癌患者,在确诊时已是中晚期,失去了根治性手术治疗的机会,5年生存率大约只有16.1%。如果能在癌症早期就发现,这个数字至少可以提高到70%以上。

    你可能想问,我们如果要做癌症筛查,应该检查什么项目,又该在多大年龄就开始做筛查呢?

    关于筛查哪些项目,我的建议是有四种癌症你可以优先筛查,包括:

    1. 早期肺癌——用低剂量肺部CT筛查;

    2. 早期乳腺癌——用乳腺钼靶检查,或者加上超声、核磁共振筛查;

    3. 早期宫颈癌——用宫颈细胞学涂片检查,或者加上HPV检测筛查;

    4. 结肠癌和直肠癌——用结肠镜筛查。

    至于开始筛查的年龄以及频率,你可以参考筛查指南(见文末)。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现在中国肺癌出现了新的流行病学特点。就拿早期肺癌的筛查来说,中国低剂量肺部CT肺癌筛查指南建议,筛查年龄介于50岁-74岁之间,吸烟以及戒烟时间没超过5年的人定期接受检查。

    但是近年来,肺癌患者呈现女性化、年轻化、无吸烟史、腺癌高发等特点,如果严格按照指南的标准,可能会有遗漏的风险。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何建行教授最近发表的一项研究就指出,如果筛查年龄提前到40-45岁,检出早期肺癌的概率,远大于到了50岁时再筛查。

    我个人认为,对于有以下特点的人,肺癌筛查年龄可以提前:重度吸烟,有肺癌家族史,有慢性肺病,经济条件允许。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90415每周精品之读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tllg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