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
“嗯”
“你这蜂蜜多少钱一斤?”
“二十,”
“是真的吗?”
“是的。”
每次有人来买蜂蜜,都免不了问出这样一句话,这让我们蜂农真的很无奈。
我公婆是养蜂的,小年轻的我们夫妻俩跟着公公婆婆一起出来养蜂,本来有两百多箱蜂,去年因为江西一带雨水比较多,天气也比较凉,导致好几箱蜂就这样销声匿迹,它们基本上死在了外面,要么就是冻死,且只有一百七十箱蜂幸免于难,这让养了二十多年蜂可以尊称老师傅的公公苦恼不已。
作为养蜂这职业的我们每年只出来五个月,追着花期跑,在上饶一带有油菜花,去山东采槐花,东北吉林是深山里的椴树蜜、杂花蜜,赴往黑龙江鸡西就是农民们田里种的瓜花蜜了。转完这几个地方就意味着一年的采蜜劳动又结束了,就得等待下一年的采集,也有长期在外奔波采蜜的蜂农,就算过年也是在野外的自己搭建帐篷里买几个好菜就了事的(这个我还真有点不情愿,本来蜂农干的活很辛苦,不必为了赚钱而牺牲掉一般人生活的节奏吧)。
我们常常把帐篷搭在小村落有分叉路的路边,经常看见养蜂的帐篷就会有人停下脚步问价格,而我们是其中之一。
公公说,过去,经常有人来买蜜蜂,看见我们自己养的蜜蜂,来买的顾客更放心,每年都有回头客。而近年来,就有点蹊跷了,除了老顾客,上门买蜂蜜的顾客都会问蜜是不是真的?像这样的情况以前出现的真的是微乎其微。
其实,这都离不开当下一个社会普遍面临问题——造假!
蜂蜜的造假,简直是广大蜂农心里的一根刺!
我自己总结出的一段话:那些能够蒙蔽他人双眼,以伤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的伪君子以自以为聪明的头脑将产品以假论真地扩散市场牟取暴利的手段,莫非人所为!
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有的人为了赚钱,就不择手段,看到有利可图就想钻空子,出卖他人的信任,害得实事求是者一起背锅。就因为这样,每当有人来买蜜,婆婆就得费尽口舌地跟顾客百般说明。
一个顾客到我们蜂厂,左顾右看,眼里充满严肃地问我们是哪里人,公公说,来自江西。然后就见那位顾客顿时放下了戒心。那位顾客说:“我喜欢喝蜜,我老伴也爱喝,对肠道好,我们每年都要买好几斤蜜,但就在去年,我到一个自称湖南人的蜂农买了几斤蜜,结果拿回家不久,就全结晶了,那状态就跟放在冷冻室里冻了的冰块一样,问了朋友也查了百度,称是买到了假货,见鬼的!”
听到对方这么讲,我们也叹了一口气,这趟水,搅得够浑的。
超市里的蜂蜜一些顾客也称不敢买,这也应验了某位知名人士的一句话:
“许多企业开始也是想做真货、好货的,但摆在货架上就是卖不出去,看到便宜的假劣产品畅销,最后就开始无奈地做假了,这是市场逼良为娼,劣币驱逐良币。”
我相信一些爱喝蜂蜜人士也听说过蜂蜜造假问题,甚至也遇到过,所以也一直对造假分子心怀痛恨。就因为这样的情况,我们的生意也大打折扣,好似一些人,没到你这买过蜂产品就因为曾经上过当就不敢轻易相信你,也因此使我们的生意大打折扣。
养蜂不易,做任何劳动体力活不易,作为蜂农,希望回馈给顾客信赖的产品,也是我们为了赚口饭吃的唯一途径。
造假的不止蜂产品,也出现过奶粉造假案例,这与人健康相挂钩的食品数不胜数,也让生活在当下的人们心存畏惧。
外面下雨了,站在门口的我,看见公公戴着防蛰帽在雨里继续劳作,我想,我要写下一篇这样的文章,让有心之人了解当下的蜂农呈现的一种状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