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日
昨天刚刚在周记中写道,我们明年春天去修复科正好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应天时。今天就听到修复科实习的同学讲今天的三个医闹,三位不同的患者,一整天。
最开始是一位男性患者,原因不明,在科室大吵大闹。好不容易安静了,对面一位女性家属开始闹(抱歉脑海中出来了类似“快闪”活动的画面……),原因可能是(听说的,不确切)母亲来看牙,本身白细胞低,研究生师兄给多开了一张牙片还是什么失误多拍了一次牙片,最开始她还没有说什么,第一位患者安静了她就开始不依不饶,师兄道歉过了,医务科科长老师也出面了,问她想怎么处理(影响真心不算大,牙片的辐射量特别小,另外自身免疫力可以靠自己生活调节,免疫力增强了,基因突变的概率不就大大降低了吗),她也只是说“道歉有什么用”,不提任何条件,也不说、不接受任何解决方案,甚至中午我路过时还亲眼看到她在大拍纪委书记的办公室门。一整天,修复科都处于大吵大闹的氛围中。可能是因为我方有错在先,保安来了也没有强制架她出去。然后就是可能被这种氛围渲染得吧,一位修复科老师的老病人了,在老师说上颌牙有伸长,需要磨得低一些才能与下颌的义齿相配合,用的时间才能久之后,开始不乐意了,说磨了自己的好牙就是不应该的,一下子就翻脸了。搞得老师也很伤心。
第二位,那位女性家属,可能是母亲身体各种不好,她自己也心里一肚子火气吧,只是有了这个突破口,而突然发泄出来。我想医院是不是在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可以把潜在的医闹推荐到一个可以发泄不良情绪的地方。这既是一个很棒的解决方案,又是一个不错的商机。
而第三位,就看如何跟病人解释了,严格说来他那颗牙并不是“正常牙”,虽然牙冠很完整,但它是下颌牙缺失之后伸长的,比“正常牙”要长出一块,所以要磨掉。可能是老师太过信任这位老病人了,而在沟通上大意了吧?想想自己也是应该警惕这些,还有孙斌学长提醒的,最好不要亲自给熟人看牙,不仅自己操作时心理会受影响,还有后续更复杂的问题可能会出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