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刘邦发明的丹书铁券有啥用 免死功能是谁给加上的 有成功案例吗

刘邦发明的丹书铁券有啥用 免死功能是谁给加上的 有成功案例吗

作者: 进击的历史君 | 来源:发表于2021-10-11 18:54 被阅读0次

    在《水浒传》中仗义疏财、爱与人结交的小旋风柴进,是后周柴氏后裔,家里有赵匡胤给的“誓书铁券”,这个东西就是我们俗称的“免费金牌”,没想到在关键时刻成了“空头支票”没起到作用,最后还是宋江打进来救了他一命。

    小说中柴大官人家的丹书铁劵,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在历史上,自西汉开始至明代,有着各种各样的“免死金牌”,但如果谁真的相信这东西能够救命,那就太天真了,最终解释权还得是发牌的皇帝说了算。

    刘邦发的铁券只是一种凭证

    免死金牌的正式称谓是“丹书铁券”,即用朱砂写在铁板上是古代帝王赐给功勋大臣世代享受皇恩或免罪的契约。最早的“铁券”一词始于《汉书•高帝纪》,其曰“丹书铁契”、“丹书铁券”。

    颁赐「铁券」的制度就是汉高祖刘邦发明的,后世的王朝陆续都有过,直到清朝时被黄马褂与铁帽子王取代。

    楚汉相争刘邦胜出,建立汉朝后,对手下文臣武将论功行赏,分封了8个异姓王、143位功侯,为了安定这些功臣之心,刘邦从调兵遣将的虎符中找到了灵感。

    刘邦将对功臣们的优待誓言,刻写在“符”上,言之凿凿的说:“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爰及苗裔。”意思当然很清楚,哪怕长江黄河干涸了,泰山华山倒塌了,只要刘家的江山在,你们后世子孙的富贵就没啥问题。

    颁发铁券也十分有仪式感,一分为二,一块“金匮石室,藏之宗庙”就是把它装在金匣子里,放在汉室宗庙内保管,一半颁给功臣们,子孙可一直持有永享富贵。

    此时的“丹书铁券”功能有限,并无免罪和免死等特权,仅作为一种盟约性质的信物和凭证。拿到的人,就不怕皇帝日后反悔食言。

    但想的太简单了。

    那些得到铁券的功臣及其子孙中,不乏获罪甚至被处死的人。

    八位异姓王,到刘邦死时,仅有长沙王吴芮逃过一劫,得以善终,传到五世孙后,绝嗣,汉景帝遂将自己第六个儿子刘发册封为长沙王。

    而那些开国封的候爵们到汉武帝太初之时,就只剩下了5位。

    削去爵位的理由各种各样:如祁侯,因为陪皇帝打猎,迟到早退,削爵;安丘候偷猎了皇家园林的一头鹿,削爵;俞候祭祀时用的牲畜不合规,削爵。

    最多的一次是汉武帝时借口诸侯们献给朝廷的,供祭祀使用的贡金,分量、成色不足,削去爵位者达一百多位,这些大多是刘邦当年承诺世代永享的侯爵们的后裔。

    北魏冯太后为铁券加上了免死功能

    刘邦发明的“丹书铁券”虽然实际效用有限,但因其成本低廉,逼格够高的原因,被继承下来,后世开国君王对一些功勋大臣颁发丹书铁券,以犒赏其跟着打江山的功劳。

    “丹书铁券”发展到南北朝时,功能上有了一大创新,增加了“免死”功能,做法上也越来越精致,铁券上的字开始用金、银等材料填充,这样才成为民间说的“免死金牌”。

    南北朝时期是乱世,世袭富贵转瞬即逝,人人心中不稳。

    公元476年,北魏的一代女政治家冯太后,为了让手下的众人安心,在给他们封爵的时候,特赐具有“免死”功能的铁券,“许以不死”,这份福利可是王炸级别的。

    有了冯太后开头,到公元543年,东魏和西魏大战,混战中宇文泰陷入重围险些被俘,幸被部将李穆所救,宇文泰为了感谢他,赐下“丹书铁券”,估计是觉得还不够,给“免死”加上了一个次数“恕以十死”。

    从此“免死次数”成为衡量铁券价值的一项硬指标了。从南北朝至隋唐五代,次数一加再加,到后来不仅自己可以用,子孙也可以享有免死次数。唐昭宗赐给钱镠的恕9死,子孙3死;韩建恕9死,子孙恕2死。

    但这都是“数字游戏”,只是一种皇帝对臣子的待遇,千万别当真。

    现实很骨感 丹书铁券并不能真保命

    从“丹书铁券”具有免死功能以来,拿到它的人并没有保住命。那个拿到宇文泰“恕十死”特权的李穆就险些被砍头,他儿子李浑后来犯了死罪,也没能保住命。

    有统计,唐朝时有一百多人获赐铁券,结果超过四分之一的人都被杀了,并没有享受到免死的特权。

    明朝开国后,朱元璋照例赐给了大臣们金书铁券,给免死次数加了限制,本人最多不超过3次。徐达的是最有3次,其子免死2次,大多数公侯的免死次数在3次以下,子孙免死次数亦在2次以下。

    朱元璋时期发的有点多,为了修补免死金牌的“Bug”,划出了有些罪行不在免死之列,这下让丹书铁券免死功效几乎为零了。例如李善长的免死铁券,本人可免死两次,子嗣可免死一次,结果全家七十余口被处死;蓝玉世袭免死铁券一张也遭灭门……朱元璋版的丹书铁券,不光保不了命,反而成了催命符。

    朱元璋除掉他们也很简单,直接以谋逆定罪,属于十恶不赦之列,所以就巧妙地避开了免死金牌的约束。

    所以我们看明朝人施耐庵编写的《水浒传》中,宋江来到庄上,柴进对他说的是:“遮莫做下十恶大罪,既到敝庄,但不用忧心。”

    明朝时丹书铁券功效彻底被大家认清了,到了清朝,皇帝本来也想效仿明朝,结果遭到了强烈反对,但是想要“免死”的特权心态没有消失,只不过换了一种形式罢了。至于《还珠格格》里紫薇用自己的免死金牌救了容嬷嬷和皇后,这样的情节只能发生在影视剧里了。

    成功使用丹书铁券免死的案例

    要说历史上使用丹书铁券免罪的案例,倒真有一个明确记载的,还就发生在朱元璋时期。

    明洪武二十四年,都察院查勘钱镠后裔——钱用勤在建昌知府任内税粮短缺事而抄家入籍,按照朱元璋订下的律令,这是杀头的重罪。

    钱家人情急之下手捧前前前前朝的"金书铁券"至南京,这块就是前文我们说到的唐昭宗赐给平叛的时任彭城郡王钱镠,按说属于过期产品。

    没想到,过期不过效,一向律法严苛的朱元璋于奉天殿接见了钱家人,验明铁券后真假后下令:赦免了钱用勤,发还全部田产家财。

    钱家的这块铁券至今仍能见到,作为一级文物珍藏在国家博物馆。

    铁券有铭文二十六行,三百三十三字,结尾处写有:卿恕九死,子孙三死,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责。钱用勤所犯的并不是十恶不赦的重罪,属于可以不用追责的一般违法行为。

    最后历史君说:

    刘邦开创了忽悠人的先河,后世屡试不爽,将它玩了千年,自古套路得人心所言非虚。但我们都要明白,无论古代还是现代,根本没有什么能够“免死”的特权,不管什么时候为人都不要心存侥幸,要有自知之明,知法守法,才能保全自己和家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刘邦发明的丹书铁券有啥用 免死功能是谁给加上的 有成功案例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tqro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