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为何物?礼貌是也!
一说到知书达理,应该有教养,要讲究那些程序、步骤……很多人马上就会脱口而出——封建礼教?尤其是现如今,很多的人对弟子规、父母规持反对意见,理由当然五花八门,那情形当然也是振振有词。
一家人,何必讲究那些繁文缛节?父子母子夫妻朋友,何必搬弄那些虚无形式?亲朋好友,都不是外人,又何必如此这般做作见外不实在?
现实中真是如此吗?绝对不是!再举说过了的那个小例子《我与学生剪子包袱锤》——我与二年级的孩子们亲身体验此游戏,连续三人都是学生先出“剪子、包袱、锤”,我后出显然我赢。于是引起学生的轰动式讨论,作弊、不公平、讨厌,甚至有学生说耍赖皮……最后,我与一群七岁的孩子各抒己见,得出结论——游戏也要讲规矩。
游戏也要讲规矩,规则重要。那么,人与人之间的礼貌想必更重要,因为那是我们“教养的证明”。认识社会性高等动物,人在社会生活中交往,礼貌是人心的涵养水平,礼貌是人本应该具备的礼节,应有的仪式感。
从家庭生活中为人父母者以身作则开始,即使是“应该的”、“应当的”、“应知应分的”也要感恩,不要认为理所应当。不但做到自理自立,而且力争学会为家庭为家人——“请……对不起……谢谢……”言语应该是礼貌的先锋;洗衣做饭、盛饭、拿座位、会服务……更要身体力行;迎客人、端茶水、懂寒暄、送亲朋……也应略懂一二。还记得“爷娘眼里爱勤孩儿”?孩子有教养、素质高、情商好,至亲至近的人都会欢喜、疼爱,何况外人别人周围的其他人?
礼貌成为仪式,直到养成习惯,对学习、工作和生活非常重要。还记得我们前面一直在推广的“四德”吗?“仁、孝、诚、爱”皆是“礼”的发端,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都是内容。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礼为何物?敬拜祖先和神灵是礼,合乎自然法则顺其自然是礼,格物致知学习生活是礼,相处相知有情有义也是礼。“克己复礼”——需要从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做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