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达”的英文是“Abandonment”,有人翻译成“遗弃”。
当我们觉得长辈、老师、宗教权威、道德权威等等都不再是权威的时候,会突然发觉自己无所适从,好像是个被遗弃的孩子。
虽然感觉被遗弃,我们还是要活下去。但是,既然已经没有权威告诉我们何谓生活的意义,我们每走一步都要小心谨慎,不要在自己犯了错误的时候把责任推给所谓的权威,比如小孩子犯错就说是爸爸教他们这么做的,可是现在权威不存在了,就无法推卸责任了。这就是“存在主义”哲学的逻辑。
这个哲学流派的代表人物是海德格尔、萨特,萨特就是那位拒绝诺贝尔文学奖的大师,拒绝的理由据说是他向来拒绝一切官方的荣誉。按照存在主义的思路,这也说得通,既然已经否定一切权威的存在,就应该否定诺贝尔奖评委会的权威,这种无权威的评委会评出的奖,当然也就无足轻重了。
存在主义者说,现在没有权威了,所以我们大家更不能推卸责任,这样一来,关注自由的存在主义哲学反而使人们更好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感。
可是,责任感,这个概念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如果不是来自于权威,我们为什么要承认责任感的真实性呢?就像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说,如果上帝不存在,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大家可以为所欲为,哪里还讲什么责任感呢?
也许存在主义者会说,只要我们想与他人和平相处,必须意识到他人的好恶,避免让他人不开心。萨特似乎认为,满足别人的要求,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被别人占有,别人满足我们的要求,我们也是在占有别人,占有的时候总有一种愉悦感满足感,大家就是在互相占有与被占有的过程中达到一种暂时的和谐。每个人都不愿意被占有,被占有意味着不自由,于是总有反抗的时候,一旦反抗,和谐结束,冲突来临。可是冲突也不会持久,否则人很难生活下去,最终冲突的双方又会达成另一种占有与被占有,关系恢复到和谐状态。
当然,也有冲突到老死不相往来的,但那已经不是占有,而是消灭,双方没有了任何来往,其实也就是把对方“消灭”了。人与人的关系,不是占有,就是消灭,不管占有与消灭采取什么形式。
存在主义哲学这样来分析责任感,让人感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太过刀光剑影,太冷冰冰了。其实,按照常识,对于我们来说,他人并不是一样的,他们或者与我们志同道合,或者与我们道不同,谈得来,就多交往,谈不来,就少交往。多交往,不代表我们要占有对方什么,只是因为我们与对方在一起,感觉轻松自在,轻松自在是每个人追求的生活状态。存在主义者片面强调的自由,不是我们的主要追求,我们主要追求的还是轻松自在开心。
如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真如存在主义者说得那么冷冰冰,真不知道人们为什么要做慈善。难道做慈善让大家生活得更好,也是对他人的一种占有吗?
当然,存在主义哲学提供了一种观察社会的新颖视角,但不能因为它新颖,我们就忘记了常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