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望闻问切,把望诊居于首位,是为上工。很多有经验的中医师看到病人,不用问诊,不用号脉,一眼就可以看出病结之所在,
望诊用得最多的是舌诊,我们在望舌时,可从舌上知身体之虚实寒热表里,但有时候因饮食、运动或染色等等原因,会影响舌诊的观察或产生假象,这时候就需要用别的诊断来辨别了。而望舌时也多会看到其嘴唇,若能把唇诊也加强了,岂不更好?
这二年,习惯了唇诊与舌诊结合,不仅可查漏补缺,也大大提高了辩证的正确率。今天就简单的来说说唇诊。嘴唇是一个人面部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我们通过嘴唇也能检测一个人是不是健康?如通过嘴唇颜色、干湿、高低、明暗等,可知气血、水湿、瘀滞等信息。
望唇色,若见唇色淡或白,多是气血不足;唇色偏红,多是有热,一般唇色深红多为实热,色嫩红多为虚热,但这个还是彼难分别的,需要通过一些其他的数据来分别虚实。若唇处颜色偏于暗或发紫,多是有瘀,有些人的唇上某处会出现一个黑点,也多是瘀点,说明此唇对应的脏腑处会有聚集。
有些人的嘴唇边会有一圈黑色,多是说明身体湿气比较重,但这个湿重看舌会更精准。
我在分析舌诊时,用得最多的其实是唇的聚集与低陷,这个与舌诊的道理是一样的,舌的隆起为实,唇的隆起也是实,是聚集。
那本来这唇型是很流畅的线型,有了聚集,肯定就流畅不起来了。那为什么会聚集?肯定是前面有狭窄或堵塞。如大队人马本来是在大路上行走的,可前面是条小路,只能容一个人通过,后面自然而然的会看到很多人挤在路口了。
不管是望舌还是唇,其实都需要实践的积累。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舌与唇看多了,也就有了经验,有了自己的特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