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个视频,讲的是双11资本的逻辑。
双十一从10年至今,销售额从最初的5200万飙升至了今年的2684亿,俨然变成了一场全民的狂欢。
最初的双十一只是一场商家以价换量清库存的活动。但今天在各种资本的操纵下,双11已经完全变了味儿。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种感觉,最近几年的双11活动越来越让人看不懂了。从最初的双11当天商品降价,到如今的提前20天就开始各种各样预售、满减、定金翻倍、盖楼活动,繁多的花样让人目不暇接。当然看不懂就对了,因为这正是资本的目的。
以一款售价2000块的包为例。
A想买,但是预算有限,买不了。于是他花几天的时间去认真研究双十一的规则。参加各种活动,终于凑到了500块的代金券。最终他以1500的价格买到了这个包。
B想买,他的预算比A高一些,但是也不到2000块。在双十一当天,他花了半个小时了解的一些规则,领了200块的代金券。最终他以1800元买到了这个包。
C想买,预算足够,直接打开购物APP搜索这个包,然后点进了竞价排名第一的链接,以6000块的价格买到这个包。
D想买,他根本没有双十一这个概念,直接经朋友介绍,从奸商那里15000买下的这个包。
自此,通过一场双十一,资本把消费者精准的区分开。他们不仅从C和D那里赚到了超额的利润,更是赚到了平常不可能赚到的A和B的钱,完成了两头通吃。
不仅如此,今后商家在对待这四类消费者也会有区别,在乎钱的就给他代金券、优惠券吸引他来消费,不在乎钱的就拼命的赚他的钱,这也就是所谓的大数据杀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