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漆黑的土地,鲜红的A字——《红字》读后感

漆黑的土地,鲜红的A字——《红字》读后感

作者: 明棠棠 | 来源:发表于2021-11-16 11:47 被阅读0次

时隔那么久,以后要不定期地开始写作了,这次重新建了一个专题——《读后感》,用来记录我读过的书,希望我能够坚持下去吧。


《红字》的作者为英国作家纳撒尼尔·霍桑,翻译者为姚乃强学者。我阅读的版本为译林出版社1996年9月出版(好老的一个版本了,毕竟是从学校图书馆借的哈哈)。

这张剧照挺有张力的

这本书的故事情节很简单,女主海丝特·白兰因为通奸受到审判,在刑台上拒绝说出通奸者的名字,随后女主海丝特带着惩罚——胸前的红字和她的女儿珠儿一起生活。而通奸的另一方是牧师丁梅斯代尔,因为职业的神圣性以及在海丝特受到审判时未曾一起接受审判,内心始终焦躁不安。海丝特的前夫医生罗杰·齐灵渥斯在出海归来以后发现刑台上遭受审判的正是自己通奸的妻子,于是他决定复仇。在不断的追寻中,他发现妻子通奸的对象是丁梅斯代尔医生,便不断攻击丁梅斯代尔先生的心里防线(我认为这是他的复仇方式吧)。随着故事的发展在海丝特和丁梅斯代尔牧师的一次见面后,丁梅斯代尔牧师决定在布道日中说出真相,说出真相之后,丁梅斯代尔牧师死去了。一年后,医生罗杰·齐灵渥斯也去世了,并把自己的遗产留给珠儿,珠儿和海丝特到其他地方生活。多年后,海丝特回到此地,尽力帮助他人解决自己的困惑。

读这本书,最深的感受莫过于对一个有良知的人最深的惩罚便是一个人忍受内心的煎熬而无处释放。丁梅斯代尔牧师因为他职业的特殊性,不能说他做过的事,即使他和海丝特彼此相爱,一个人在内心忍受着煎熬和折磨,最后说出真相才能得到一点点宽慰,就还是挺惨的吧。

他们的女儿珠儿不像是一个普通的孩子,反到像是一个审判者,在一旁看着她的母亲和丁梅斯代尔牧师。只有最后丁梅斯代尔牧师说出真相后,才得到了珠儿的亲吻。这么看来,我觉得珠儿就有点上帝的化身的意思。

“红字”是什么呢?是一种耻辱的标志?是天使?还是有什么其他意味呢?从最后的结局来看,墓碑上写着“漆黑的土地,鲜红的A字”,我认为“红字”就象征着海丝特的一生--热烈而鲜艳(也许这个描述不太准确)。海斯特回到新英格兰,并且还是佩戴着“红字”标志,并尽她所能去帮助需要帮助的妇女,这个结局像是丁梅斯代尔也以另一种方式活着,和海丝特一起为世人送去帮助。

相关文章

  • 漆黑的土地,鲜红的A字——《红字》读后感

    时隔那么久,以后要不定期地开始写作了,这次重新建了一个专题——《读后感》,用来记录我读过的书,希望我能够坚持下去吧...

  • 血红色的A字

    “血红色的A字,诞生在一片黑色的土地上。”这句话出自小说《红字》,既是小说的尾声,又是对小说最凝练的诠释。《红字》...

  • 成功的花,根植于漆黑的土地

    这周给大家推荐一本新书《你一年的8760小时》作者名叫努尔艾力·阿不利孜,是一位新疆小伙,名字有些绕口,或...

  • 幻夜

    一片漆黑的夜 满目迷茫的夜 鲜红刺眼的夜 ...

  • 《红字》读后感

    1.在这个六月,玫瑰枝上开满了如宝石般精致的花朵。……它们会给踏进监狱的犯人,以及那些即将直面命运的刑徒,带来芬芳...

  • 《红字》读后感

    “殉道”是我从这个小说中得到的最直接的感受。丁梅斯代尔摆脱不了自己的信仰,只能用死亡使肉身得以解脱。海丝特•白兰将...

  • 《红字》读后感

    《红字》是美国浪漫主义作家霍桑创作的长篇小说。发表于1850年。 故事讲述的是发生在北美殖民时期的英格...

  • 红色世界

    有一个人,在地上奔跑着。 这片土地呈猩红色,鲜红的土地,鲜红的天空,不稳定的空气,黑色的河流,来自天空的光线都呈红...

  • 血红的A字 永恒的光斑 ——读《红字》

    在讨论之初,大家就说这本书写的很艰涩,而事实上它带给我们的不是文学的练笔,而是内心深处精神的震颤。 “新殖民的的开...

  • 鲜红的战场,鲜红的人生

    不知什么原因,我对俄国文学作品有一种特别的喜爱,它们好像有一种神秘的魅力,摄人心魄。虽然已经读过一些,却仍旧为之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漆黑的土地,鲜红的A字——《红字》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ucht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