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刚过3周岁生日不久,因为是后半年生,所以上幼儿园要等到明年9月1日才行。我们又不想让她上托班,因为她的语言能力、认知能力和领悟力都超出了我们对三岁孩子的预想。所以,我常常陪她玩儿。
她在家里的日子,家里的一切都变成了她的玩具,她对所有的东西都充满了好奇心,动动这个,翻翻那个,如果够不着的东西,她自己会搬个小凳子去拿,真是一个不让人省心的“小调皮”。她妈妈总是会担心诸如“摔坏了怎么办”的问题,而我基本保持鼓励的态度,让她充分去接触外面的世界。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马克·罗森茨威格和爱德华·贝内特以及玛丽安·戴蒙德教授,历时10余年做了由16次实验组成的系列研究。他们把同一窝老鼠分成三组,分别放在标准的环境、贫乏的环境和丰富的环境中。丰富的环境中有大量的玩具,空间也比较大,而其他两种环境则不同。在生长了4周到10周后,对老鼠的大脑进行解剖并进行测量、称重和分析,结果发现,在丰富环境中的老鼠的大脑皮层更重、更厚、更加复杂。
现有的一些证据也表明,经验确实改变了人类的大脑发育。通过对自然死亡的人类的尸体进行解剖,研究者发现当一个人具有更多的技术和能力时,他的大脑确实变得更复杂也更重。而对那些没有特殊经历的人的大脑进行解剖时,发现他们的大脑相对平滑。例如盲人的视觉皮层部分明显发育不良,沟回较少,皮层较薄。
可见,让孩子生活在丰富多彩的环境中有多么重要。这里我分享我的一些做法:
1、和孩子多交流
学前这段时期是孩子好奇心最强烈的时期,常常会问很多问题。我总是鼓励孩子问问题,也会主动问孩子一些问题。例如她去宝贝地球村玩,结束以后会问她玩了哪些项目,最喜欢哪些项目,问她玩的过程中的体验等等。在我开车带她的过程中,我也经常问她看到了什么,摸到了什么。她也会问我:“爸爸,那是什么?”她指着路边的通讯基站,我说那是基站,并问她:“你知道有什么用吗?”然后告诉她基站的功能,只讲一次,她就记住了,下次再看到就会说:“爸爸,你看,基站。”她妈妈有一次问她基站是做什么的?她很清楚地告诉妈妈:“打电话的,有了它就能打通电话了。”
2、陪孩子一起玩游戏
上个月在合肥的很多小学给家长朋友们讲了一堂课《会玩儿的孩子更会学》,学前的孩子尤其喜欢玩儿,父母陪孩子玩儿游戏,不仅可以增进情感互动,也可以更好地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协调左右脑,还是感觉统合的重要途径。
很简单的游戏,孩子都热衷于玩儿很多遍,例如剪刀石头布、黑白配男生女生配、躲猫猫、对掌游戏等等。只要是我跟女儿在一起,我的口头禅就是“茜茜,我们来玩儿个游戏吧。”,我还发明了一个抓小鱼的游戏,我和她妈妈手拉着手扮演渔网,而女儿跑来跑去扮演小鱼,我们口中念念有词,说小鱼小鱼快来吃啊,然后她装作来吃,然后被我们抓住,然后她再挣脱。每次玩儿她都非常开心,而且吵着还要玩儿。
3、让孩子自己做选择
女儿总会有很多很多的需求,喜欢吃巧克力,想要更多的玩具等等。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无休止地满足孩子的需求,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让孩子懂得取舍,是教育的一个关键点,所以在平时对于女儿的需求,也采用这样的方式去解决。
例如:在看动画片和吃巧克力两件事情当中选择一件,往往孩子会选择去看动画片。就看动画片这件事情,只要她在认真地看的过程中,我是很少去打断她的。很多物品的识别和社交的规则她都是在动画片中学会的,约定好时间,只要不是长时间沉迷于动画片,在专注力和规则感方面,动画片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去年一个合作伙伴给了我一些“阳光稚乐园”的亲子套装让我帮着销售,我给女儿订了一年,每个月都会邮寄一套东西过来,包括绘本、DVD光盘、贴纸、亲子书等。一个月才30块钱,可每次女儿拿到了“班迪”(里面的小主人公是一个班迪小熊)就会非常兴奋。从班迪动画当中学会了很多知识,例如关于刷牙、吃饭、讲礼貌的等等,在日常生活中,她坚持自己刷牙,知道吃水果可以更漂亮,跟别的小朋友沟通也会比较有礼貌。
4、陪孩子一起阅读
女儿特别喜欢听故事,而且同一个故事听多少遍都不会烦。所以每次睡觉之前也会让我给她讲故事,我的做法很简单,就是拿着给她买的绘本或者班迪的书给她朗读。当然,我的朗读是带着比较夸张的表情和角色感的。
例如:她喜欢的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我不知道朗读了多少遍,现在她已经可以一字不差地说一遍了,所以每次我在朗读的时候,故意留给她一部分让她自己说出来。如果你下次遇到她,你可以让她给你讲一讲这个故事,她可以完整地叙述出来呢。
爸爸在孩子的教育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在很多爸爸都因为工作忙,或者其他的原因忽略了这一点。有了一个可爱如天使的宝贝,即便是再忙,我想也没有比陪伴孩子更重要的事情了,多陪陪TA吧,你会有巨大的收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