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才明白,很多东西并不是我想的那样,那些我以为的,并不是我以为的那样。
比如,我口袋里的钱不一定是“我的”。
“你的东西”,其实不一定是你的。我的外婆是很节俭的一个人——实际上这是年代造成的思想差异,因为在她们生活的时代,能吃饱就已经是很奢侈的事情了。所以生活中,外婆总会向我们传递一种“节俭”的思想(当然“节俭”是传统美德,是一种好的品质。),让我以为“钱是省出来的”。
最近我才突然醒悟,“钱是花出来的”。
我们赚钱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吗?
在我以为“钱是省出来的”的时候,我总是在买鞋子的时,因为“价格”而错过更耐穿的鞋子;在外出它省的时,选择花十几个小时的火车,而不是一个小时的飞机;在景区点餐时,点吃一口就吃不下去的最便宜的饭;在健身时,花几千块钱办几年的健身卡——然后自己琢磨健身动作,而不是花一部分钱请健身教练——用最短的时间学会最最标准的动作然后练习……这样一来,我越来越发现自己其实花了很多冤枉钱,并且可能还要用更多钱或者时间成本来弥补“省钱”所造成的损失。
而那些认为“钱是花出来的”的人,他们把钱用来买好的体验、买好的工具、投资理财、投资自己……他们得到了更多的时间,得到了宝贵的体验,收获了更好的自己,除了暂时性的损失了金钱以外,他们什么都没损失,并且最终这些“花出去的”会给他们带来更多的收获,使他们再创造更多的价值。
因此,“钱是花出来的”,而不是“省出来的”。我们需要节俭,却不能因为“节俭”而只在乎金钱,从而导致我们忽略了物质更重要的价值。所以那些省出来的钱、停留在我们口袋里的钱,也不一定是我们的——它们只是放在我们这里的“纸”,并不属于我们。
那些书柜里的书也不是我的——虽然我有一柜子的书。
“你的东西”,其实不一定是你的。上学的时候爱看书,《格言》、《疯狂阅读》、《读者》、《意林》……从初中到高中,每年都会买,有些是每期都会买,但都是看完就忘了。包括我现在看的书,虽然都是把每本书看完了,但我发现,等过一段时间我再拿起同一本书的时候,我想不起来这本书曾告诉过我的任何观点。
我是前段时间通过辉哥分享的“极速阅读法”明白:看了多少书不重要,记得多少才重要;拥有很多书籍也不等于拥有很多知识,因为能运用的知识,才真正属于自己!
因此,要让柜子里的书真正“属于”自己,就要学会运用知识。
还有很多例子,买回来的化妆品不用,它就不是“我的”;穿不了的鞋子不扔,它不是“我的”;当我以为上班的时间是老板的,那这个时间就不是“我的”……
我们需要的,是从不同角度看问题,那些不是真正属于我们的东西,要么抛弃(比如穿不了的鞋子,过期的护肤品),要么让它真正“属于”我们(比如钱、知识、上班时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