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8693205/473a4eba4ad4020b.png)
《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张九龄的这首作品于国人来说是家喻户晓,老少皆知。
特别是首联两句起势开阔雄浑,从望月的观景顺情过渡到思念表达,字词简单明白,读来朗朗上口。从宏大意象连贯到思念远人,符合人类共情,同时绕开六朝山水诗纷繁富丽的写法,开创出盛唐山水诗的清新空灵一脉,自成一家。
平仄格律
“海上生明月”,“仄仄平平仄”,是典型的仄起仄收律句。“天涯共此时”,“平平仄仄平”,和出句完美“相对”。
“情人怨遥夜”,“平平仄平仄”,是“平平平仄仄”的“锦鲤翻波”变格,和首联对句是“相粘”的。“竟夕起相思”,“仄仄仄平平”,与第三句相对。“夕”是入声字,所以这里的平仄是完全符合的。
后四句依旧是根据“相粘”、“相对”的原则一直分布,直到最后一句。
![](https://img.haomeiwen.com/i8693205/43db1bd81942b562.png)
因为是仄起不入韵,所以从第二句开始押韵。韵脚字为“时”、“思”、“滋”、“期”,在今天读来感觉发音有些不同,但在平水韵中都属于“四支”部平声,没有落韵。
再看对仗问题,一般律诗标准是要求中二联对仗。颔联“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对得不甚至贴切。“竟夕”是“通宵”,和“情人”在词性上均为名词,在词义上却没什么相关,不是很工整。后面的“遥夜”与“相思”也类似,堪堪算作“宽对”。
颈联“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就很工整,属于“工对”。在格律诗早期和后期,对仗规则都相对宽松。前期是规格未成熟,后期是因为中二联对仗难住了不少创作者,降低了创作标准。因此律诗只需颈联对仗——也就是当时称为“蜂腰对”的格式,就算过关了。
所以从格律诗的律诗要求(平仄、对仗、押韵)来看,张九龄的这首《望月怀古》是一首完全合格的近体诗,五言律诗。
![](https://img.haomeiwen.com/i8693205/8c36a4a7749896b4.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