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朝花夕拾》深度阅读学习活动设计
指导阅读《朝花夕拾》重在激发兴趣,指导读书方法,寻找经典与学生成长的共鸣处,让学生从经典中汲取成长养分显得尤为重要。《朝花夕拾》的阅读,先用一周学生进行细读圈画,读完再联系目录将整个文集通读浏览一遍。
第一课时的重点是鲁迅的成长经历,让学生“亲近文本”,找到与文本的共鸣处,逐渐消除与文本的“隔膜”的部分。第二课时是关键(双重视角审视成长历程),第三课时统整(为何回望成长历程)。这里主要介绍第一课时。
1.导入(作家刘白羽曾说:“每一部名著都是一个广阔的世界、一个浩瀚的海洋、一个苍莽的宇宙。”)借用适当的名家名言来导入更显文学素养。
2.整体感知:插图连连看,用一个个插图展现文章内容,这样能很好地检验学生是否认真阅读,而且能够调动他们的艺术思维,进行二次阅读与理解。这也是一个巩固提升,像看图说话,形成知识的循环往复。
3.任务分享:简笔画鲁迅成长图,根据年龄与重大事件给鲁迅画成长树。这里我也联想到可以借此方法,画宝玉关系亲疏图,就是借用图示展现宝玉与大观园里重要人物之间的关系。
4.思考感悟:鲁迅成长树给自己的启示,任何时候阅读都是为了内化自己,所以学来的力量能够支撑我们的生活。我们要与人物之间产生共鸣,借力打力。
5.设计对话:展现鲁迅“朋友圈”对他成长得影响,这里我就联想到《红楼梦》可以让学生任选一个人物就宝玉挨打这件事发个朋友圈,借此也能看出每个人的不同性格,和他们与宝玉的亲疏关系。还可以借用每个人的不同分组来展现红楼梦里人物的相互关系与人物性格。以及刘姥姥进大观园、放风筝等事不同人发朋友圈来看人物性格。
我们在设计活动时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点来开展。这样我们可以巧看人物细节与性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