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是一种重要的自我对话的工具,昨天我通过这个工具,梳理了自己的状态,解决了自己遇到的问题。
我是在昨天下午四点多到学校,大概在六点已经收拾好东西。
于是我打开微信,开始看群聊消息,一直到七点半。
当我看完微信消息后,脑子是混沌、混乱、分离的状态。
我思考了原因,主要是看了很多群友分享的文字。
我有个习惯,就是当我没有精力或心情时,我会把微信的群消息留着。
等到下次我有精力看时,在再好好看。
因为没有精力时,看文字进入不了状态,效率也大打折扣。既然如此,我何不选择适合的时机再认真看呢。
今天看的消息都是之前遗留下来的,可能是看的消息有点多,精力耗费了很多,但是感觉没有很大的收获,所以没有充实感。
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明确一点,别人的分享确实是有益的。
那为什么我看了这么多文字后却没有充实感?
01
从客观原因看,消息太多,没看完消息时的我内心会有一种压力,我把看消息当成了一个任务。
所以我是带着任务心态去看消息,为了更快地完成任务,对这时的我来说最重要的是结果,看完消息的结果。
所以由专注过程变成了专注结果。
也由此,我看消息的速度也更快,有时甚至会略过一些文字。
所以从这个角度,学习效果就有所降低,以至于感觉没有很大收获。
02
我感觉自己是混沌、分离的,就是因为我活在了思绪里。
别人分享的文字是通过思考后输出的,我在看文字时跟着默念,同时脑子也在跟着思考。
以至于在看消息的时间里,我一直处于思维状态。
处于思维状态,没有与内在连接,就感受不到活在当下的平和、宁静。
所以第二个原因就是因为用脑,没有处在意识状态,没有感受到当下带给内心的平和。
总结来说,我是因为带着看完微信消息的任务心态去看消息,以至于学习效果降低没有感觉到充实,此外因为活在头脑中,一直处于思维状态,没有活在当下,所以有了分离、混沌的感觉。
03
话说回来,写作就是要写自己遇到的问题,进而去解决它。
假如我们要看的消息太多,应该怎么办?
我的思考如下:
首先从心态上进行转变。
告诉自己,慢慢来,没有关系,咱不着急。
有时候我们会抓住一个又一个思绪,想着完成一件又一件事情,以为自己往前走了一步。
但其实我们哪里也没有去,我们没有到达任何地方。
问问自己:
这些事情就算没有做,那又会怎么样呢?
就算我今天没有学到很多东西,那又有什么关系呢?
就算这些信息我没有看完,那又有什么问题呢?
沉静一会,深入内心,寻找以上问题的答案。
之后你会发现,是我们活在思绪中,是我们把那些东西看得太重要了,但它们也许没那么重要,不做也没关系。
其次,明确目的。
如果我们暂时不需要打开微信做什么事,那就直接把微信从后台划走。
当我们需要用微信时,问问自己,我这次打开微信是要干什么?
看公众号文章
回复消息
学习课程
看群分享
看视频号
……
明确自己的目的,打开微信后就直奔主题,自觉杜绝其他的干扰。
第三,微信群分类。
把需要及时看消息及时回复的群置顶,这样打开微信后,就只需要看上面有没有出现消息的提醒。
然后把可以有时间再看消息的群聊放在下面,当自己想看时,再去看。
这类的群聊消息如果太多,同时自己又有点不想看时,那就直接标为已读吧。
别担心会错过什么重要消息,我们该学到的东西自会遇见,这时最重要的是把状态搞好,把能量拉高。
以上,通过自我对话,再用写作进行记录,我发现脑子轻松、清醒了很多,完全没有混沌、混乱、分离的感觉了,自己又回来了。
这种感觉超棒的,也通过这次写作,让自己又有了些成长。
值得感恩的是,我觉察到了这种状态,发现了问题,并且找回了自己。
由此看来,写作真的会上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