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张友文:全国公安文联作家王仲刚《时辰已到》里闪耀中国智慧

张友文:全国公安文联作家王仲刚《时辰已到》里闪耀中国智慧

作者: 三农头条 | 来源:发表于2021-11-14 21:28 被阅读0次

    《时辰已到》新鲜出炉,我先睹为快。数月前就读完了,有些章节还反复细读,并做了笔记。当时看得血脉贲张、激情澎湃。那么,为何直到现在才动笔言说呢?鲁迅先生认为人在太激动时不能写诗,于是延宕至今。


    imageimage

    【《时辰已到——襄阳铁警追凶大解密》,作者:王仲刚,群众出版社2021年3月出版】

    数次耙梳书中的相关情节与故事,苦于不知从哪里切入。本人研究公安文学20多年,审读的公安文学文本颇有一些数量,自然容易产生审美疲劳,《时辰已到》之所以让我眼睛为之一亮,是因为其中蕴含不少中国智慧。这里的中国智慧 指的是王阳明的“心学”。

    如果从湖北襄阳铁路警方顽强地追凶者手,他们的执着精神让我下意识地想到日本东野圭吾的小说《白夜行》,其中的刑警笹垣润三开启长达十九年的追凶之旅,起因于当铺老板桐原洋介之死。《时辰已到》中写道:“因为这个案子已经整整过去十八年了,现在是第十九个年头。”

    从《时辰已到》不由自主地想到《白夜行》,这就是互文性使然。唐诗研究的专家、美国汉学家宇文所安说,一切文本都有“互文性”。“互文性”这一概念最早由法国符号学家茱莉亚·克利斯蒂娃( Julia Christeva)提出。她认为一个文本总会同别的文本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关联。任何一个文本都是在它以前的文本的遗迹或记忆的基础上产生的,或是在对其他文本的吸


    imageimage

    【传奇警监王仲刚立功17次】

    请看:“第一次你把我带到你们刑警队的时候。我知道这么一带进去,我就完了,所以我必须寻找机会逃跑。你还记得我跟你交锋的时候,我就想故意把你激怒。

    你如果被我激怒了,你就会骂我。你要是骂我,我就跟你对骂,然后你就开始打我,我就跟你对打。我已经准备好了,趁你不注意的时候,我用两个手指点上去一下子就把你的两个眼球抠出来!可是没有想到,你还喊我兄弟,还对我那么好,越来越好,后来我就放弃了这个念头。”(《时辰已到》第67页)

    上述引文是犯罪嫌疑人金灿灿对办案刑警张勇说的一番真心话。金灿灿与同伙因财迷心窍,竟然将襄阳铁路车务段的两个门卫给杀了,襄铁警方很快就侦破了此案。这段话是金灿灿在被抓获之初所言,当时他还向警方提出了三个条件,警方全都满足了他,他这才“倾情而出”,可谓“金诚所至,金石为开”。可是刑警张勇听后还是浑身冒冷汗。


    imageimage

    【王仲刚曾在青藏铁路公安局工作】

    犯罪嫌疑人金灿灿的一番心里话与邓宏顺的公安小说《归案》中的犯罪嫌疑人李泽洲何其相似乃耳!李泽洲失手将村里的电工杀害后潜逃至南方某地隐姓埋名并打工。等到当地警察前往南方转押时,李泽洲说黑心老板没有给他结清工钱。讨钱本不属于警务活动,但是从事押解任务的两名警察还是努力帮他讨回。

    当他们乘坐的火车在路途中遭遇了泥石流时,李泽洲与警察都被冲散了,警察不知身在何处,是死是活都是一个未知数。

    于是李泽洲的妻子怂恿他趁机逃跑,李泽洲并没有听她的话。后来负责押解的陈副队长对李泽洲说:“我以为你不是死了伤了,就是趁机跑掉了。”李泽洲却说:“如果你不为我讨回工钱,我很可能会跑。”“陈副”说:“你把钱看得这么重?”李泽洲说:“根本不是钱!是你们给我讨回了人格!我虽然被现实逼成一个背负命案的逃犯,但你们没有贱看我!我不愿做一个没有正义感和没有良心人!”

    实际上,《归案》中也有一个让警察浑身冒汗的情节,那就是李泽洲和妻子事先商量好了,如果警察不同意他们讨工钱,他们准备在押解他们回家的火车上跳车逃跑。

    由此可见,《时辰已到》和《归案》两文本中都有人民警察把犯罪嫌疑人当人看、当人待的情节,这些相似或相同的情节也是互文性的表征。

    互文性的写作手法在凸显作者王仲刚智慧的同时,还写出办案警察的智慧。《时辰已到》和《归案》中的警察智慧就是“以德化人”。

    我国古代法律文化典籍中关于对罪犯(犯罪嫌疑人)进行改造的经验和故事并不多,倒是由清朝李春芳主编的《海瑞大红袍全传》中有一则关于海瑞对他人进行感化的故事。话说海瑞进京赶考途中,遭遇王安和张雄两人行窃,被海瑞当场擒获,两人下跪认错,海瑞当即将他们释放,并资助他们每人5两银子,希望他们以此作为本金,做点小生意什么的养家糊口……后来这两个小偷改邪归正,且成为海瑞忠实的助手与奴仆。


    imageimage

    【王仲刚视察慰问铁警】

    正因为海瑞俘获了小偷的心,小偷才在他面前心悦臣服。回头看《时辰已到》中的另一段,襄阳铁路公安处刑警支队支队长董俊锋对刚抓获的逃犯刘振海说:“在没有抓到你之前,我对你恨得咬牙切齿。我曾经发誓,抓住你以后,我一定要把你打个半死,一定要把你的证据材料做得扎扎实实,尽快把你送上法庭,给你科以重刑。”

    他停顿了一会儿接着说:“把你送上法庭,是我的职责所在。但同时我在想另外一个问题,有什么办法能够让你得到宽大处理,保住你一条命,让你那么好的妻子不会失去丈夫,让你那么好的孩子不会永远失去父亲……”

    董俊锋的心理流变与石一枫的小说《借命而生》中管教民警李湘东的心理流变相同,在他没有抓获逃犯许文革之前,恨不得把许文革打个半死。但是,董俊锋和李湘东两位民警在直面逃犯之后,他们又对他们寄以深深的同情,并对他们实施人道主义关怀。

    笔者把《时辰已到》《归案》和《借命而生》并置,探讨的是文本间互文性,而互文性的契入点则是“为民”意识,即利他主义情怀。不言而喻,三文本中的人民警察都拥有一颗为当事人(犯罪嫌疑人)着想的仁爱之心。写到这儿,自然想到了“心学”。

    《心:稻盛和夫的一生嘱托》是日本稻盛和夫先生87岁高龄时所作,那是他一生的心血结晶。“人生的一切都始于心,终于心。人生由‘心’开始,到’心’终结。”事实上,稻盛先生“心学”智慧是从我国传入的。“心学”一词,最早见于东汉安世高所译《大比丘三千威仪经》。在隋唐佛教史书中,“心学”一词专指习于禅定的学问。如今的“心学”指称为阳明之学。


    imageimage

    【《时辰已到——襄阳铁警追凶大解密》,作者:王仲刚,群众出版社2021年3月出版】

    古今中外凡是能成事的,或办大事的,无不得益于“心学”智慧。《时辰已到》中刘振海杀人之后改名换姓东躲西藏,警方一直没有放弃对他的追捕。当公安部“名传电报”给襄阳铁路警方下达死命令——一定要抓获刘振海,且抓获时限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大庆之前”,甚至具体到几时几分,即9月30日18时,办案警察心头的压力可想而知。

    至于详细的侦破过程文本中都有,在此不赘述。襄阳铁警抓获刘振海的同时,还破获了一起22 年的陈年旧案——“三尸案”,案件线索的提供者正是刘振海。

    毋庸讳言,警察把“心学”运用到家了。警察在押送刘振海途中,把那手铐用毛巾给盖上;到了襄阳火车站,并没有让媒体记者来“迎接”刘振海……诸多细节表明警察为当事人刘振海保留面子、挽回尊严。更让刘振海感动的是,他随口说了一句最想吃襄阳牛杂面时,办案警察马上电话联系给他安排。

    借用刘振海的话来说:“我真没想到,你(董俊锋支队长)会这么对我。我本来是一个杀人犯,你却说是你的一个朋友。”是的,董俊锋支队长当着刘振海的面打电话,让电话那头准备一碗热气腾腾的襄阳牛杂面,还说是为一个多年没回襄阳的朋友准备的。仅这么一句,就击中了刘振海的软肋。“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后来破获“三尸案”就水到渠成了。

    上文所及警察张勇给金灿灿戴手铐时,金灿灿不想戴,张勇就给自己先戴上,并称金灿灿为“兄弟”……

    综上所述,《时辰已到》讲述的中国警察故事里蕴含着中国智慧,即“心学”。此文本中办案人员因为深谙“心学”,且站在犯罪嫌疑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即时时处处为他人着想,把犯罪嫌疑人当人看,维护当事人的尊严,才能俘获犯罪嫌疑人的“芳心”。因此,此作无愧于“中国刑警的实战教科书、一部近年来难得的闪烁着理想主义光芒的公安文学精品力作”之美誉。

    纸短情长。《时辰已到》可圈可点之处还有不少:如塑造了一个个富有人性深度和时代感的典型形象,其中的“糊涂人”则丰富了公安文学人物画廊;还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写作手法,例如犯中求避和横山断云法等。(原文载法治日报——法制网,本文有改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张友文:全国公安文联作家王仲刚《时辰已到》里闪耀中国智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unxt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