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罗伯特·清崎说:大多数人都想变富有,可只有1%的人能成为富人。为什么呢?在解开这个疑惑之前,他先讲述了珍珠的诞生过程。
一粒沙子,不经意被珍珠贝吞入,然后被其分泌物包裹,最终不断积淀形成珍珠。从普通的一粒沙子到变成璀璨的珍珠,它承受了黑暗的岁月,经历了非凡的痛苦。
富人的诞生过程亦是如此。一个人经历了脱胎换骨的疼痛,他才有可能成为富人。这个世界很公平,你想要获得更多财富,就要承受相应的代价。
孤独的代价,纪录片《成为沃伦·巴菲特》里,记录了巴菲特早年间的经历。上大学期间,同学们都投入到狂热的青春期生活,参加各种联谊会。
巴菲特却独自躲进图书馆,读完了所有关于财经投资的书籍。毕业后巴菲特成为一位私募投资人,每天绝大多数的时光,都是独自一人在办公室静静度过的。
除了工作以外,他几乎没有任何社交活动。对此,妻子苏珊评价说:他是天才,天才都是孤独且独立的。成名以后,巴菲特放弃居住在繁华的纽约市中心,回到了偏远的小城奥马哈。
住在奥马哈最大的好处,是不会有人频繁上门拜访。他每天按时起床,花大量时间阅读各种新闻、财报和书籍。
没错,摒弃低级娱乐,忍受孤独,保持终身学习,就是巴菲特的致富秘诀。有句话说得好:孤独让人学会理性,让人更加独立,强者往往要经历高处不胜寒的孤独。
这个世界上,有太多人想要变强变富。可是大多数人都以失败告终,因为他们忍受不了孤独的淬炼。
别人觥筹交错之际,她却默默躲在家里看书、码字。十几年独处沉淀,让她的文笔愈发成熟,收获了大批忠实读者。
随着作品的爆火,知名度的提升,阿耐的版税收入也水涨船高。叔本华说:要么孤独,要么庸俗。忍常人所不能忍,才能为常人所不能为。耐得住寂寞,方撑得起繁华。
煎熬的代价,冯仑说:伟大,都是熬出来的。对取得卓越成就的人来说,普通人忍受不了的委屈他得忍受,普通人承受不了的磨难他也得承受。
“方便面之父”安藤百福,早年经营针织品生意。由于二战盟军的轰炸,他的事务所和工厂毁于一旦,不得不宣布破产。
安藤百福后来开始经营百货公司,但由于缺乏资金及经营失误,他再次破产。二十余年的载浮载沉,并没有打垮安藤。他重新振作起来,准备发明一种可携带冲泡的面食。
他在自家后院搭建了一间简易小屋,每天只休息4个小时,只身一人开始研究起了“面”。那段日子,简直就是煎熬。一次次的试验,一次次细微的进步,安藤逐步解决了面条的保存、冲泡和相关配料等问题。
终于他用一年时间研发出了鸡汤拉面,这就是世界上的第一份“方便面”。人才是熬出来的,本事是逼出来的。每个优秀的人,都要在遭遇失败或打击后,熬过一段灰暗痛苦的时光。
罗曼·罗兰在《名人传》里写道,一个人所受的苦难与收获的幸福,往往是成正比的。这个世界能量是守恒的,你想得到什么,就需要付出对等的东西来交换。
那些熬过的日夜,那些不放过自己的死磕,就是你握在手心交换财富的筹码。
低欲的代价,杨澜曾说,幸福的生活不会从天而降,学会储蓄才能拥有养足未来的资本。有人在赚了钱以后,就迫不及待地享受奢侈的生活。
有人会忍受一时清贫的日子,把钱积攒下来,在以后换取更丰盛的财富。这就是普通人拉开财富差距的关键。
美国企业家托马斯·斯特劳早年间做点小本买卖,靠卖水果、卖报纸为生。生意利润微薄,可他把赚到的每一分钱都存了起来。
他奉行一个消费原则:该花钱的地方,千千万万要花,不该花钱的地方,一分一厘都要省。他穿着廉价的衣服,开着一辆旧车,住在一间小公寓里。
就这样他攒下了创业的第一笔资金,在亚特兰大开了一家家用电器店。赚到钱以后,他依然保持着节俭的生活习惯。
当他意识到连锁经营的潜力时,拿出全部积蓄,一口气开设了好几家分店,形成了连锁品牌。
储蓄是变富的第一步,有了一定储蓄之后,你才能开始第二步——投资。我们的财富之路、幸福之路,必须由储蓄开始。储蓄永远是富人思维。”
克制消费欲,学会延迟满足。你留在卡里的余额,给你安全感,也藏着你突破瓶颈的机会。奉行及时行乐和超前消费,只会让你在“精致穷”的路上越走越远。
控制住自己的购买欲,积攒下来的钱,或许就是你在遭遇职场危机时创业的起始资金。一个人只有忍受得了低欲的生活,才有可能迎来更加丰盈的人生。
查理·芒格说过这样一段话:要得到你想要的某样东西,最可靠的办法是让你自己配得上它。任何昂贵的东西,一定是经历了巨大的艰辛和痛苦换来的。
所有向上走的路,都是曲折且艰难的,一定要咬牙挺住。请相信所有煎熬,都会化作强大的力量,助你飞越逆流。
安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