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吊丝逆袭”――从乌合之众到独步全球的美军称霸之路

“吊丝逆袭”――从乌合之众到独步全球的美军称霸之路

作者: 明源拙夫 | 来源:发表于2018-04-26 06:46 被阅读430次
    军事力量是国家力量的核心。军事优势是美国全球主导地位的重要保证。在军事上长期保持绝对优势,是美霸权地位的战略支撑。从战略层次研究美国的军事霸权,将对我国这样一个追求民族复兴的大国提供参照坐标和借鉴启迪。
    “吊丝逆袭”――从乌合之众到独步全球的美军称霸之路

    一、美国军事优势的建立历程

    ――组建初期(从两次美英战争到美墨战争)

    1775年4月19日,列克星敦和康科德民兵抗击英军,打响了美国独立战争的第一枪。1776年,美十三州独立。建国初期,美国内外矛盾交织,前途艰难;经济濒临崩溃,债台高筑;政治上各州自行其是,与邦联及随后的联邦争权夺利;欧洲殖民帝国在北、西、南三面虎视眈眈,伺机侵犯年轻的共和国。由华盛顿领导的大陆军主要由民兵组成,由于缺乏严格的军事训练,可以说基本上是一群乌合之众,根本无力与英、法、西等欧洲列强抗衡。其当务之急是巩固新兴政权和发展经济,于是选择了“孤立主义”以集聚力量,无意卷入欧洲的纷争。1812至1814年,美国取得了享有“第二次独立战争”之称的美英战争的胜利,进一步巩固了独立地位,但是军事力量依然弱小。到1823年第五届总统门罗提出“门罗主义”时,美国海军力量仅为法国的1/4,俄国的1/8,与英国更难以匹敌。

    19世纪上半叶,美国为改变地缘安全环境,抓住欧洲列强无暇顾及美洲的战略机遇,加紧扩大版图。1803年至1845年,先后购得(吞并)路易斯安娜、佛罗里达、得克萨斯。1846年至1848年,通过美墨战争将原属于墨西哥的新墨西哥、亚利桑那和加利福尼亚大片领土攫为己有。1853年,又从墨西哥手中购得希拉河流域的三角地带。这一时期,美国主要利用威逼购买和颠覆吞并等手段进行大陆扩张,公开的战争掠夺较少,军队没有经历大的战事,战力十分一般。

    ――逐步成长时期(从南北战争到美西战争前)

    1861年4月12日,南部同盟军炮击联邦军守卫的萨姆特堡,挑起内战。为维护国家统一,南北战争爆发。在林肯政府领导下,北方在历时四年的南北战争中取得最后胜利,维护了联邦统一,摧毁了南部奴隶制,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社会生产力开始加速发展。在南北战争中,出现了格兰特等一批英勇善战、具有战略眼光的将帅,陆军建立起战区体制和军级编制。1863年林肯颁布《解放宣言》后,广大满怀对奴隶制憎恨怒火的黑人踊跃参军,成为一支勇不可挡的力量。

    内战之后,美国进入所谓的“镀金时代”。在工业革命浪潮的推动下,美国于19世纪末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大国,扩大商品输岀和对外贸易、夺取原料供应地的欲望不断增强。在此背景下,美国出现了一股新的扩张思潮,包括社会达尔文主义、种族优越论、边疆学说、海权论等。其中,马汉于1890年出版的《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为美国建设海军强国、适应对外扩张需要勾画了一幅蓝图,对美国的决策者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在马汉海权论影响下,美国大力加强海军建设,并开始着手实施控制太平洋、大西洋及世界主要海上航道和海峡的战略计划,逐步开始了其海外扩张乃至全球扩张的战略步伐。

    ――快速发展时期(从美西战争到二战前)

    19世纪末,美国以西班牙为交战对象,拉开了由大陆扩张走向海外扩张的帷幕。1898年,美国赢得了美西战争,夺取了波多黎各、菲律宾、关岛和夏威夷,并迫使古巴成为其保护国。此时,美陆军只有5、6万人;海军力量虽大为增强,但只居世界第6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一开始拿“中立”做幌子,隔岸观火、两边下注,大发战争财。到1917年,美国外贸顺差达35亿美元,海外市场迅速扩大,“和平而体面地征服了国外市场”。1917年4月6日,美国对德国和奥匈帝国宣战。潘兴将军领导的美国远征军在历时200天的战争中,共有5万余人阵亡或伤重不治,20万人受伤,5.7万人病死,直接战争费用达500亿美元,但打败了同盟国,捞得了战后国际政治的话语权。

    为适应战争需要,美国军方对陆军总参谋部进行了改组,建立起职能完善、分工明确的具有现代意义的总参谋部;将所有军队合称为美国陆军,消除了正规军、国民警卫队、国民军、预备役部队和州民兵等各类武装力量之间的差别。同时,加快了海军建设的步伐。空军建设也十分快速,虽未独立成军,二战后也初具规模。总之,第一次世界大战给美国人留下了毋庸置疑的财产――美国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也确立了它作为世界上最具潜力军事强国的地位。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军总兵力有30多万人,国防预算约10亿美元,其中陆军排名世界第17位,海军排名世界第二,空军排名世界第三,成为一支让世界不可忽视的力量。

    ――步入辉煌时期(从二战到冷战结束)

    在传统“孤立主义”的影响下,美国二战初期依然保持了中立政策,并因此积蓄了大量财富和实力。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对轴心国宣战。战火中,美国经济突飞猛进,政治影响力空前扩大,军事实力迅速膨胀。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科技优势,扩建了庞大的陆军,建成了世界一流的海空军,发明并垄断了原子弹技术,迅速膨胀为世界超级军事大国。经过与同盟国在亚欧战场的浴血奋战,到二战结束时,美国拥有了一支1200万人的武装部队,以及遍布全球的434个海空军基地。除了陆军稍逊于苏军之外,海军和空军的力量占有压倒性优势,是世界上最庞大、最先进和最有威力的海空军力量。美国终于爬上了梦寐以求的世界军事霸主宝座,获得了世界领导地位。

    二战结束后,北约、华约对峙,冷战开始。美国在全球争霸战略和“反共”意识形态指引下,发起了美苏争霸大赛,大规模扩充军备,尤其是核力量和空军力量,军力增长迅速。在长达40多年的美苏对抗中,双方实力此消彼长,攻守之势互为转换。20世纪80年代,美里根总统提出“重振美国国威”,一上台就大力推行扩军政策,大幅度增加军费,稳固了对苏军事优势。后来又依据“成本强加战略”,提出“星球大战”计划,最终拖垮苏联,赢得了冷战的胜利。

    ――雄霸全球时期(冷战结束至今)

    冷战结束后,没有了对手的美国登上了霸权之巅,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和真正的世界警察,美国军力也于冷战结束后达到巅峰。1991年的海湾战争成为美军独步全球的标识性战争。目前,美国是世界上唯一在全球进行战略部署的国家,在全球建立了6个战区司令部、10个联合作战司令部,控制着世界上的主要地区。海外基地总数多达770处,遍及六大洲(除南极洲外)、四大洋,辐射全球数十个国家。当前,美军持续推行军事变革,不断调整优化军事战略、作战思想、编制体制、武器装备,实战能力超乎想象,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

    二、美国建立军事优势的经验

    ――不断调整的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是指引美国军力由弱变强的主导因素

    美国素以大战略谋划著称,其宏观战略安排之精当、谋划之深远,诸大国无出其右。”从独立战争到19世纪末,美国奉行力避与欧洲大国冲突的“孤立主义”,以及致力于美洲大陆领士扩张的“门罗主义”,避免卷入欧洲列强争斗的同时,不断升级在美洲大陆的扩张,积聚国力,为美国的崛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世纪初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头顶“门户开放”的旗帜,一手握着大棒,一手拿着美元,以拉丁美洲和亚太地区为重点,实施经济和政治扩张。之后的两次世界大战,美国都是先“隔岸观火”以聚敛实力,后参战以取得战后安排话语权,最终取代英国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宝座。二战结束不久,美国国家安全战略随之进入了与苏联争夺全球霸权的发展阶段,对苏联实行冷战、力避热战,同时以扩大核武库为重点全面扩军备战,最终拖垮了对手。冷战结束后,为谋求建立美国主导的世界新秩序,美最高当局对其军事战略不断进行深刻、广泛的评估和调整补充,为其称霸全球服务。总之,在不断调整的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指引下,美军抓住不同历史阶段的战略机遇期,由比较弱小的本土保卫力量成长为区域争霸力量,再由区域争霸力量成长为世界争霸力量,军力发展基本上没有在时间和空间上超越过其国力极限,从而成就了军事霸权。

    ――深受理想主义影响的现实主义是驱动美目追求军事霸权的文化动因

    战略文化和战略思维反映着一个国家带有根本性的安全与利益需求,构成了国家安全观念演变的内在逻辑线索,并以潜在的、复杂的方式决定着国家安全战略的选择行为70%的美国人是新教中的清教徒,自认为是“上帝的选民”,担负有“拯救世界”、“重塑世界”的使命,从来没有放弃甚至偏离过在全球建立基督教文明体系的战略目标。这渲染了美国对外行为的使命性和道义性,并为其扩张和霸权行径披上神圣的外衣。同时又信奉“国家之间只有水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敌人或朋友”,一直采取以国家利益为中心的灵活和实用主义战略和手段,并把世界上对其经济具有重大影响的地区作为其战略运筹的重点。宗教文化的扩张必定寻求力量的护持,信奉现实主义也就是信奉拳头的力量。可以说,基督教文化的扩张性以及美国信奉的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是其追求军事霸权的内在动力和文化根源。

    ――无与伦比的经济和科技实力是支撑美目军队由强变霸的物质基础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和国际关系发展的实践证明,实力是谋取霸权的先决条件。自独立以来,美国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以及移民者开拓奋斗的精神,仅用了一百多年时间就在经济上崛起为世界强国。一战期间,美军并不强大,但由于经济科技实力雄厚,国防动员有效,初出茅庐的美国远征军成功击退了久经沙场的德军,给德军和协约国军队都留下深刻印象。到二战前夕,美国已是世界第一经济和科技强国。这时,虽然美军兵力规模和作战能力算不上一流,但由于拥有雄厚的工业体系和强大的国防动员体系,珍珠港事件后一启动战争机器,就迅速打造了一支世界上最庞大、装备最先进、作战能力最强的军队,与苏、英、中等国一起,领导世界人民打败了法西斯轴心国。二战结束后,美国作为战争的最大赢家,GDP占世界的30%,工业产量占世界的50%,控制了50%以上的国际贸易,主导并控制了国际金融体系。这使得美国可以长期保持巨额的军费开支,支撑并积累了强大的军事实力。充裕的国防预算支持着美军全域部署、全球巡戈、全时存在,单极霸权变得顺理成章、不可避免。经过两次世界大战洗礼,也带动了军事科技突飞猛进,使得美国在航空、航天、卫星、导航、通信、信息技术等方面遥遥领先。凭借技术优势,美军在太空战、网络战、电子战领域独霸全球,能够真正实施“非线式、非接触、非对称”的作战行动,形成绝对的军事优势。

    ――一场又一场的战争实践是美军作战能力日益强大的“磨刀石”

    崇尚“竞争中求生存”和“以战止战”的美国,总是把武力作为解决战略问题的重要手段(有时甚至是优先手段),并借每一次战争发展壮大自己。美军自组建以来,先后经历了两次美英战争、美墨战争、美西战争和两次世界大战等大规模战事。一次又一次的战争,不仅使美国收获了巨大的政治、经济利益,还使其军力一次比一次强大。特别是二战后,随着经济和军事实力的急剧扩张,美国从孤立主义迅速转向全球扩张主义,“五年一小打,十年一大打”成为美军的特色,先后发动了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入侵了格林纳达、利比亚、巴拿马。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每一任总统都要发动一场战争,美军基本上每天都有战事,在作战思想、战法手段和武器装备上引领着战争的风骚。经过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沙漠之狐行动、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的洗礼,美军的作战理论、武器装备、组织编制、实战技巧都得到了优化和检验,使得美军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

    ――不断追求变革创新是美军长期以来保持超强的动力源泉

    美利坚民族没有太多的历史包袱,因此没有传统的束缚,特别具有检讨反思和变革创新精神。这充分体现在其国防和军事建设上。

    一是不断创新作战理论。在战争实践和军事转型的推动下,美军不断突破传统观念,新构想、新理论、新概念层出不穷,引领了一个又一个潮流。从“空地一体战”理论到“信息战”理论,从“全谱优势”理论到“太空战”理论,从“网络中心战”理论到“空海一体战”理论再到“全球公域介入与机动”等等,美军提出的一系列作战理论,都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关注,成为推动美军乃至世界各国军事革新的“点金之手”。在某种程度上,美军的作战理论已被默认为代表未来,被许多国家奉为圭臬。

    二是不断完善体制机制。1920年《国防法》大大加强了陆军总参谋部的地位和权力,陆军编制也作了较大调整。1940年成立总司令部和防空司令部。1947年成立空军部、参谋长联席会议和国家军事部。1949年将国家军事部改为国防部,列为内阁部。1958年《国防改组法》赋予国防部长作战指挥权。1986年“戈德华特一尼科尔斯”国防部改组法强化参联会主席职权、做实了战区指挥权。通过一系列改革,美军最终确立了以军令、军政双轨制为核心的领导指挥体制,以及以“规划、计划、预算和执行”程序为核心的战略决策机制。目前,美军的调整改革仍在不断进行。

    三是不断追求科技创新。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开发研制核弹、隐形战机、无人飞机、空天飞机、电磁炮、GPS系统等的国家,对世界上任何潜在作战对手都保持着武器系统的“代差”优势。

    四是不断自我否定。每一任总统的上台,都会推出新的国家安全战略。每一次提出的安全战略都是基于时局的变化,以及对历史的传承和发展。二战后,美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仍然不断优化改良其国防和军队系统。特别是经过对越南战争的深刻反思,以及越战后在作战理论、武器装备、组织编制等方面的一系列变革,使得美军不断超越自我,终于在海湾战争中一举震惊世界。

    三、美军建设发展的教训

    美军作为世界各国军队效仿的对象和世界新军事变革的“领头羊”,也曾走过一些崎岖的弯路,有过一些深刻的教训。

    ――利益之争始终存在,发展失衡削弱了整体战力

    这既包括军种利益之争,也包括国防工业大财团之间的利益之争。比如,陆海军为争夺战功、经费、人才、社会地位的斗争自建军之日起就从未停息;某一军种提出一个先进理论,很快其它军种也跟随性地推出自己的理论,而每一种理论都明显带有偏向本军种的浓厚色彩。军种之间的过度竞争,造成美军建设一定程度的失衡,使长远规划在落实中走了样、变了形,打破了发展平衡,削弱了整体战力,也迟滞了转型进程。国防工业财团间的竞争也异常激烈,结果是绝大部分资金都流向那些高利润的军事产品和开发项目,使军事装备的体系化建设被严重趋利的恶性竞争所弱化。

    ――理论创新在理想与现实间跳跃,理论先导作用发挥不稳定

    美军理论创新在对军队建设发挥先导作用的同时,常常在理想与现实间大跨度跳跃,造成理论体系不稳定,对军事建设产生了不小的副作用。比如,冷战时期有5种军事战略,冷战结束后又推出5种军事战略。这种频繁调整,使得军队建设受到“摇摆不定”的冲击,时间和资金成本陡增。又如,上世纪90年代美国空军戴维·德拉普中将提出的基于效果作战理论,由于本身不成熟和充满理想主义,最终导致被放弃。

    ――过度迷信技战术优势,导致在战场上打败了敌人却无法赢得整个战争

    在长达十多年的越战中,美军没有输掉一场地面战斗,却由于缺乏对作战地域文化、宗教、民族等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不得不在付出了56万人丧生、30多万人受伤和4000多亿美元的代价后黯然撤军。越战在改变美苏冷战态势的同时,加剧了美国国内的种族问题、民权问题,使国家处于极度分裂状态,给人民造成巨大的精神创伤。又如,在持续9年多的伊拉克战争中,美军虽然快速推翻了萨达姆政权,活捉了萨达姆,但是付出了9000多人阵亡、5.6万人受伤和7600多亿美元的高昂代价,使国家形象蒙污、国力军力受到削弱,加之战后重建进程缓慢,留下了一堆乱摊子,很难说取得了真正的胜利。

    “吊丝逆袭”――从乌合之众到独步全球的美军称霸之路
    真实的人类行为比永恒的宇宙还要难以理解。――马塞尔·普罗斯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吊丝逆袭”――从乌合之众到独步全球的美军称霸之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uqul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