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对我来说是一个思考的环境,就像有的朋友隔段时间想去庙里静修一会,书籍像是我闲暇时候的的背景音乐,所以往往读到了什么,读懂了没这些都不是我关心的。我关心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思考了吗?
知道这本书也是偶然,因为看过《智识的生产技术》,这里作者提出了卡片学习法。所以看到目前这本《科研团队知识生产模式研究》觉得这题目起的可以啊,以团队的视角来讨论知识的生产模式,挺好的。
其实这是一篇博士论文的再次改编,当然这本书本身也反映了本书的题目。本书从一个科研团队的建立,动荡,发展,绩效,鼎盛讲到了它的没落,这个是比较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的。除非有很好的制度沉淀,一个科研团队(实验室)的鼎盛时期不会超过一代人的时间,往往主建者一退休,这个实验的也就树倒猢狲散了。这值得我们思考:如何构建可持续的科研团队制度和文化?
前几天有公号提到不好PI不读原滋原味的文献,而是依赖公号推送,这不啻令人心痛。当我们思考科研团队的时候,在21世纪的今天有一帮人是不容忽视的,那就是:科技服务。也有一部分人对他们产生了依赖:遇到问题第一冲动不是看文献,而是问:这个哪家公司做的好?我们曾提过:学习是没有止境的,但是跟随是有边界的。一味跟随的人,我们劝他早点退出学术圈。
科研团队,当然是围绕科研建立起来的团队。它目的看似明确:为了学术研究。但是由于核心人物的不同,每个科研团队的文化截然不同,有的科研团队,甚至根本看不出来他们是做学术的。那么一个基本的科研团队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
有着明确的目标,团队成员间的技能匹配得当,相互的信任,有着共同的信仰(诺言),良好的沟通氛围,有对外谈判的技能,合适的领导和内外部的支持。其实这个对一个有着使命感的团队的通用描述,不限于科研团队。
几乎任何一个有组织的团队都离不开沟通,制度可以慢慢建立,一个科研团队的核心人物的气质往往代表了这个团队的文化基因,这将会持续到这个团队的全过程。一个团队,它的凝聚力,文化的维持,人员的离散往往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
在我们讨论科研团队的时候,往往不由自主地陷入对其内部因素的讨论,但是一个团队之所以存在,其实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比如,目前有很多NGS的科研团队,这是这样一个技术发展到了。所以一个团队如何找到她在的社会生态位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方向。种花家是由国家统筹的,有诸如长江学者这样的培养计划。
科学团队的建设是以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而规划的,如我们的基金,他不是说我对什么感兴趣就可以搞的,而是有着上层设计。我们要以全局的思维来思考,自己加入的学术团体,而不是一时半会的个人成长或者待遇。
本书主要运用组织行为学的方法来考察科研团队。如作者提到的贝尔宾就曾经写过:
当然是关注团队内部角色划分的,在这一点上,各种组织是一样的,高效的团队工作有赖于默契协作。团队成员必须清楚其他人所扮演的角色,了解如何相互弥补不足,发挥优势。成功的团队协作可以提高生产力,鼓舞士气,激励创新。
所以,你在团队里面属于怎样的角色呢?
我们可以看到基本是按照个人的贡献来发划分的,也就是个人对团队的输出,输出决定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