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为什么你还是这么穷?股神巴菲特一句话道出真相

为什么你还是这么穷?股神巴菲特一句话道出真相

作者: 阿福物语 | 来源:发表于2020-03-17 20:37 被阅读0次

最近思考很多,关于写作,关于日更,关于看书,关于其他很多事情。有一些渐渐有了眉目,有一些还是比较模糊。

谈不上建议,只是自己一些感触和体悟,分享出来希望对你有帮助。

1)向内求

回想去年之前的经历,报了很多班,买了很多课,钱花出去的那一刻仿佛知识已经学到手。

前两年第一次报写作课,30天¥688,对于当时的我来说不是一笔小数目。想了两天时间狠下心交了钱,然后呢,听了2节课就再也没听过。

去年又不长记性报了一个年卡班,一年¥2999,除了第一期认真听课,写作业,到了第二期就开始混日子,反正老师不管,作业不写也没人过问。断断续续写了一年时间,也不敢找老师修改,觉得自己没做好。

现在想来真是笨,交了钱怎么还不敢找老师呢,而且心里还埋怨老师怎么不对我严厉点。

再想想之前买的那么多课,嗐,全都当交学费了!

越迷茫越向外求,越向外求越迷茫。

今年开始停止报班后,更多地去翻看之前的笔记,看书,思考,尝试自己去解决。

现在有问题都是自己思考,也已经养成习惯,以前会经常求助朋友,但到了陌生的城市后,离家1500公里的路程,什么事都开始靠自己。

虽然这个习惯也有不好的地方,那就是,你苦思冥想的问题可能别人一句话就点破其中的奥秘。

但是这里也有前提,苦思冥想不得解,说明你已经想了很久,想得越久对问题越熟悉,就算没有旁人指点,看一本书,读一篇文章,听一个故事,或者正在专心做事的你,突然也会恍然大悟。

就像爱因斯坦说的那句话:“不是我聪明,只是我和问题周旋得比较久”。

2)慢下来

刚开始跟着鱼哥(水清亦有鱼)的日更群日更时,紧张,兴奋,害怕,激动等等情绪混合在一起,每天写完都往各个大群里晒,让所有知道我在日更,想让所有人看到我的文章。

每天花4,5个小时写一篇文章,一开始还担心自己写的不好,不好意思往外发。

但是慢慢地,我不再往群里晒文章,写完就只是在日更群默默接龙,发链接。那一刻就像是一个认为世界以我中心的孩子突然长大了。

也不再那么追求日更的质量,更多地是当做读书笔记去写。

因为我后来意识到,一篇好的文章需要时间打磨,修改,所花费的时间太长,如果日更每天以这样的标准肯定吃不消,也做不了其他事情。

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曾问过巴菲特一个问题,“你是世界第二首富,你的赚钱方法也经过验证,为什么大家不直接复制你的做法?”

巴菲特回答,“因为没有人愿意慢慢地变富。”

这个答案多么简单又令人震惊。

所有人都想一夜暴富,尽管知道可能性微乎其微,还是挤破头想要依靠各种方式实现这个梦想。

大多数人的努力都是间歇性精进。想起来了努力两天,过两天又被其他什么有意思的事吸引过去。就像春天在花田玩耍的少年,一会被蝴蝶吸引,一会被瓢虫迷住,却忘记了要赶路。

与其冲的太快,或者间歇性努力,不如把速度放慢,每天进步一点点,打持久战。

否则,你以为你在奔跑,低头一看原来只是站在了跑步机上。

3)结果思维

今年给自己定的读书目标是100本,算下来每周2本,平均3.5天一本。我看书速度不算慢,完成目标也没什么问题。

唯一的问题是,那些干货书看完就忘,脑子里只留有一点印象,而且不会去实践运用。

这就是没有结果思维。

看多少本书只是手段,学到了多少知识,对生活有多少改变才是结果。

为了达到一个结果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手段,但是为了完成手段而忽略结果就是本末倒置。

做任何事情之前,都先要问自己一个问题,我想达到什么样的结果。

比如读书,我想要的结果是学习知识,改变生活。

其实读书只是其中一个手段,听课,看视频,跟牛人交流等等都是手段之一。

而相对来说,读书是最经济实惠的手段。

所以以我目前的情况,最好的手段就是读书,辅助手段是听课,看视频。

如果我把读书当做结果,那么为了完成一年读100本书的目标,那我就会逼着自己每天读多少页,不管有没有消化吸收,读完就算。

你是不是也和我一样曾经遇到过这些问题?欢迎一起留言讨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你还是这么穷?股神巴菲特一句话道出真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uyxy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