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句子,可是我们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理解并实践的呢?我看,应该不多。
这里面的学,大家都容易理解。可这个习却不容易。很多人认为习就是复习,可实际哪有那么简单。你想想,根据人性,多是喜新厌旧,怎么会有多少喜欢复习旧知识的?这里的习最好是理解成练习,即实践。人学习东西,只有实践,尝到了甜头,才会高兴,才会有继续学习探索的动力。
这个实践,就是你按照学习的去做,或者从学习中找到了规律,或者在实践中被学习的东西印证。这些,都是给人惊喜的事情。比如,你从多年学习中总结出学习科目的经验,并可以传授下去,也是令人自豪和骄傲的事情。
比如,咱们给孩子传授咱们十几年的学习生涯,学习秘诀的时候,如果能够把其中的道传下去,是不是让孩子更加钦佩这样的父母呢?
具体说,我们要学好语文,就要有“简单事情复杂做”思维,因为语文可以把吃一个苹果的简单动作描绘成“感天动地”的亲情报恩的故事,这样语文才有文采意境,才能得到高分,像古代的大文豪诗词歌赋都是把生活简单的事情描绘成一幅幅画面感很强的文章,才会流传千古,后人顶礼膜拜。
要学好数学,就要有“复杂事情简单做”思维,因为所有数学题目,不管方程式还是立体高数,都是设置重重条件和障碍,最后结果都是豁然开朗、简单至极的一个答案,就像广东去北京的路程,出题的人设计了层层条件和假设,其实,最后就是要求你用最简单、最直接、最高效的方法去到北京而已,千万不要在里面自己绕弯兜圈子。
要学好英语,就要有“重复、重复、再重复”思维,因为语言就是不停、重复的动作,就像我们小时候牙牙学语的时候,重复再重复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慢慢地就把中国语言学会了。
所以,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我们学习,学之时日益增加;习之时日益减少。学的东西需要有广度,有深度,实践的时候却需要坚持一个逻辑方向走到底。也就是所谓的谋全局下的一域扩张,一事精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