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4.23
❶能量
我从事教学工作,刚开始我一直关注的都是一些解题技巧;后来会更加注重思考方式,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词就是“思路”;我还会经常看一些脑科学的知识,开始关注注意力、意志力之类的概念;现在我才知道,学习有两个系统:能量系统和学习系统,当能量不足的时候注意力就会受到影响,影响能量的主要有两方面:健康和情绪,健康又受到睡眠、饮食、运动等等影响,情绪受睡眠、客观现实、心理承受能力等等因素影响。
当我开始注意到这些的时候,我就会特别注意,我自己能量变化,有时候我会能量满满,有时候我又会很低落,我会试图找到调节的办法,也会寻找好方法调理自己,包括身体和情绪。
❷积累
积累,我前几天刚写过。主要是无论做什么事情都需要积累,不是时间过了,就有经验了,而是不断积累相关素材才积累了经验。打个比方,写作需要积累素材和写作技巧,并不是写得多了,就好了,而是要一方面积累素材,包括故事、理论、图片、视频等等,另一方面还要不断积累写作技巧,比如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小说写作、热点文写作等等。
❸坚持
坚持,我最喜欢举罗振宇的例子,他坚持每天一个60秒的语音,坚持了10年(今年最后一年);坚持开跨年演讲,已经做了6年。我身边的大部分朋友只要坚持在一个行业坚持超过7年,结果都不太差。
❹长期主义
长期主义,是一切焦虑的最好解药。凡事从更长远的角度考虑,会有不一样的心境。我记得最早看《博恩崔西的时间管理课》,让我开始意识到跨越5年甚至更长远的时间思考问题。可惜,我只是意识到了,但是还没有做到,甚至都没有找到这么做的路。现在思考问题比那时候时间跨度长了很多,以前思考问题最多能跨越一个月,现在思考问题,能够跨年思考,有时候甚至会考虑3-5年的时间。
❺心理建设
心理建设,这个词,我倒是没有很认真思考过,不过这个词是我从剽悍一只猫的《一年顶十年》中了解到的,在《认知驱动》这本书里看到的。不过这两本书都举的例子都是剽悍一只猫的那句话“你是做大事的人”。
剽悍一只猫为了提醒自己,在他偷懒、嫉妒、贪心、恐惧、浮躁、自卑的时候他都会告诉自己:“你是干大事的人”。有一段时间,他觉得自己气度太小,就请老师帮他写了“气度”两个字挂在墙上,他经常还会拿稻盛和夫的六项精进来提醒自己。
❻闭环
我最早了解到闭环就是PDCA循环,现在最深刻的闭环就是知道→学习→练习→应用→改进→学习→练习→应用,其实还是PDCA循环。
❼利他
这个词我最早深刻理解到是在粥左罗的《学会成长》,后来陆陆续续在李笑来的《财富只有之路》,周岭的《认知驱动》里都看到过,当然在很多人的文章里都看到过,而且我认为创造价值几乎是唯一的方式就是对别人输出,只有创造别人认可的价值,才是有用的价值。注意:创造别人认可的价值,并不是要讨好别人。
❽过程
这个概念是我从李笑来老师的课里学到的,做任何事情都有一个新手期,这是不可避免的,能做的就是尽快开始新手期,然后快速度过新手期。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这个认识,这个很重要,可惜很多人意识不到。很多时候我也意识不到。
❾底层逻辑
底层逻辑,在我看来就是思考一个行业的思考模型,就像做数学题,会有很多模型,只不过有时候是一道题是几个模型的综合体。有时候,如果有些思考模型没有掌握,会完全想不到解题办法。
❿内耗
内耗,很多人都听过,可惜他们始终在制造,从未停止过,而且他们还总能找到理由替自己解释。这个概念很好理解,绝大多数人都知道,就是遇事想不明白。有一次,我一个朋友问我:“你是怎么能够做到很快忘记一件非常气愤的事的?”我说我用一句话“我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成长,其他都不重要。”
★料肉比
这个词是跟刘润老师学的,这个词可能很多人都没有听过,我就摘抄刘润老师一篇文章里的一段话解释。
上面是刘润老师的公众号文章《做好时间管理,把优秀变成一种习惯》里的一段。
要想让自己值钱,就要有足够的料肉比。我最常把这个词用在写作上。因为我经常会不知道要写什么,这时候我就会想到刘润老师的这个词,于是我就赶紧看看微信公众号的文章,多看几篇比较有吸引力的文章,这样我就知道要写什么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