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同阶段的意义
幼儿园阶段,也就是七岁之前,母亲在教育中占重要位置。
小学阶段,教育中最重要的角色仍然是母亲。基础教育从古至今的变化较小,因为目的和功能是类似的。
在基础教育阶段,强调的是教育的全面性,在接受了全面的基础教育之后,每一个人就对周围的世界有了一个全方位的认识。
小学之前的教育包括体育锻炼、阅读教育、练习口头表达、练习书面表达、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体育锻炼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体魄以及磨炼孩子的意志;阅读教育要让孩子接受大量的阅读,包括阅读习惯的形成以及逐渐增加阅读的宽度与深度,对于接下来练习口头与书面表达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口头表达从演讲开始培养,很多著名的演讲家都是成功的领导者或者管理者;书面表达就是写作的能力,是对阅读理解的有效输出,影响更多人;算术教育中,重视口算与估算在提高孩子计算能力方面的重要性并创造更多口算与估算的场景,进行长期的训练;几何思想在数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天文学关注的是人类最前瞻性的问题,如人类命运的问题,宇宙有多大问题,以及现代很多的前沿话题暗物质、粒子加速器等都与天文学有相互论证的关系,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激发孩子的思考;音乐的学习能提高孩子未来的生活品质,他们让孩子散发出一种高贵的气质,音乐从心灵深入唤醒孩子,对孩子智商入情商是一个极大的锻炼与开发。
初中的教育与高中的教育,仍然是在小学的基础之上画同心圆,因为随着人类寿命的增加,社会分工变的越来越复杂,人们不得不把基础教育延长,只是在从初中到高中的学习过程中,学习的知识和范围更广、更丰富。
这就是为什么18岁以后就需要承担成年人的责任和义务,因为在这个年龄对世界已经有一个全方位的理解,对很多人来说,除了以后继续学习的领域,对世界的其他维度的了解18岁基本就定型了,以后也很难再提高。如果18岁对某个维度的认识有了欠缺,可能一辈子也补不回来。
大学阶段开始有了专业的区分或者侧重点的差异,但在今天虽然大学分了专业,仍然有通识教育的成份,大部分学生仍然不会做本专业的工作,只是在某些方面有了全面的了解,拓宽了认知边界。
硕士生是要学会使用前人的经验,解决实际的问题,属于站在巨人在肩膀上。
博士生是要创造出前人不知道的知识,属于与巨人同行。
所以在现代社会有条件一定上大学,今天的世界比过去复杂多了,我们需要对它有全方位的深入的认识,最便捷的方法就是上大学。
研究生阶段,如果将来的发展不依赖某一个特定领域的知识,而是需要全方位的认识,又能边工作边学习,研究生可以不读。如果需要某些特定知识,但工作中又没有学习的机会,那么可以考虑读,因为在学校里获得这个机会的成本较低。
博士阶段,对于不打算在某个维度突破人类认知的人,其实不需要。但是如果真的想从事某个领域的研究,开拓人类的认知边界,读博是一条必经之路。
所以教育的过程其实就是拓展一个人认知边界的过程,到了高等教育的最前沿,甚至会接触到开拓整个人类认知边界的机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