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视图?
视图是一个虚拟表,其内容由查询定义。同真实的表一样,视图包含一系列带有名称的列和行数据。但是,视图并不在数据库中以存储的数据值集形式存在。行和列数据来自由定义视图的查询所引用的表,并且在引用视图时动态生成。对其中所引用的基础表来说,视图的作用类似于筛选。定义视图的筛选可以来自当前或其它数据库的一个或多个表,或者其它视图。通过视图进行查询没有任何限制,通过它们进行数据修改时的限制也很少。
二、视图的作用
-
视图能简化用户操作
视图机制使用户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在所关心地数据上。如果这些数据不是直接来自基本表,则可以通过定义视图,使数据库看起来结构简单、清晰,并且可以简化用户的的数据查询操作。例如,那些定义了若干张表连接的视图,就将表与表之间的连接操作对用户隐藏起来了。换句话说,用户所作的只是对一个虚表的简单查询,而这个虚表是怎样得来的,用户无需了解。 -
视图使用户能以多种角度看待同一数据
视图机制能使不同的用户以不同的方式看待同一数据,当许多不同种类的用户共享同一个数据库时,这种灵活性是非常必要的。 -
视图对重构数据库提供了一定程度的逻辑独立性
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不依赖于数据库的物理结构。数据的逻辑独立性是指当数据库重构造时,如增加新的关系或对原有的关系增加新的字段,用户的应用程序不会受影响。层次数据库和网状数据库一般能较好地支持数据的物理独立性,而对于逻辑独立性则不能完全的支持。
在关许数据库中,数据库的重构造往往是不可避免的。重构数据库最常见的是将一个基本表“垂直”地分成多个基本表。例如:将学生关系Student(Sno,Sname,Ssex,Sage,Sdept),
分为SX(Sno,Sname,Sage)和SY(Sno,Ssex,Sdept)两个关系。这时原表Student为SX表和SY表自然连接的结果。如果建立一个视图Student:
CREATE VIEW Student(Sno,Sname,Ssex,Sage,Sdept)AS SELECT SX.Sno,SX.Sname,SY.Ssex,SX.Sage,SY.Sdept FROM SX,SY WHERE SX.Sno=SY.Sno;
这样尽管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改变了(变为SX和SY两个表了),但应用程序不必修改,因为新建立的视图定义为用户原来的关系,使用户的外模式保持不变,用户的应用程序通过视图仍然能够查找数据。
- 视图能够对机密数据提供安全保护
了视图机制,就可以在设计数据库应用系统时,对不同的用户定义不同的视图,使机密数据不出现在不应该看到这些数据的用户视图上。这样视图机制就自动提供了对机密数据的安全保护功能。例如,Student表涉及全校15个院系学生数据,可以在其上定义15个视图,每个视图只包含一个院系的学生数据,并只允许每个院系的主任查询和修改本原系学生视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