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千年的秦始皇陵兵马俑位于秦始皇陵东侧,是秦陵的陪葬坑,1974年被发现,现已挖掘出三个坑,面积共2.5万余平方米。
一号坑中有与人等高的陶武士俑,面部神态、服式、发型各不相同,个个栩栩如生,形态逼真,排成三列横队,每列70人,除3个领队身着销甲外,其余均穿短褐,腿扎裹腿,线履系带,免盔束发,挽弓挎箭,手执弩机,似待命出发的前锋部队。武士俑后面,是6000个铠甲俑,个个手执3米左右长矛、戈、戟等长兵器,同35乘驷马战车间隔在11条东西向的过洞里,排成38路纵队。南北两侧和两端,各有一列武士俑,似为卫队,以防侧尾受袭。
二号坑约6000平方米,由骑兵、步兵、弩兵和战车混合编组的大型军阵。大致可分为弩兵俑方阵,驷马战车方阵,车步、骑兵俑混合长方阵,骑兵俑方阵四个相对独立的单元。共有陶俑陶马1300余件,战车80多辆,并有大量金属兵器。
三号坑约520平方米,它与一、二号坑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似为统师三军的指挥部。显示了秦始皇威震四海、统一六国的雄伟军容,表现了极高的造型艺术,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文化艺术宝库。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
这支队伍阵容齐整,装备完备,威风凛凛,气壮山河,是秦始皇当年浩荡大军的再现,也是他幻想要世代掌握至高军权的一种措施。古人迷信“修来生”,认为修好陵墓就可以在来生享有跟生前一样的荣华富贵。这样的做法的确劳民伤财,但也为后人了解他们留下了重要资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