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为什么要做社区
人是群居动物,根本目的是希望“被认可”、“被记住”、“找存在”,这些情感表现出来就是自己的行为渴望得到一定的反馈,也就是“社交”。
根据不同的社交目的,可以将社交分为两类:强社交、弱社交。
强社交以维系关系链、展现自我为主要目的,多数以熟人为主的原本就存在的关系链,平台将相关行为转移到线上进行。
弱社交以寻找志同道合、记录时点心情/事件来获得关注为主要目的,多数以陌生人为主的原先没有关系的弱社交。平台通过引导用户查看相关内容来产生社交行为。
二.豆瓣的定位及用户
豆瓣作为书、影音为主的内容兴趣社区,社区氛围以“文艺”、“清新”为主。
普通用户:以浏览内容为主,会对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讨论或加入小组持续关注相关内容;
书影音(或其他兴趣小组)爱好者:对书影音有所研究并且乐于分享的用户,希望将知识转换为内容并获得其他用户持续关注(或寻求商业合作)。
专业内容发布:自身品牌露出以及专业内容输出,获得持续的曝光以及商业合作。
三. 豆瓣架构(以三个核心业务为分析点)
1. 首页
首页主要是用于帮助用户发现感兴趣的内容,不断的给用户推荐优质内容。【动态】类似于朋友圈,为用户提供了我关注的账号以及自己的相关动态;【推荐】帮助用户发现更多优质内容,所有的内容大部分带“话题”标签,用户可以通过【推荐】来关注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提高用户对于话题的参与度以及更深入、更精准的内容推荐。(可以看出豆瓣在激励用户更多的关注话题,通过话题来带动话题的生产)
用户通过话题可以获得更多的曝光机会,即使一直“潜水”偶尔发一条动态也可以被很多人看到,也就是“降低了用户生产内容的门槛”。你不需要会高端的摄影技巧,也不需要对电影的台前幕后都了如指掌便可以在“开会生存指南”类似的话题来表达自己的态度,分享自己平凡的故事。
个人意见:
- 前置“话题”关注功能:根据漏斗模型,有大部分的用户不会点进话题内进行关注,导致话题的互动有所流失。
- 发布“说点什么”时可以添加“话题”:用户在发布动态时,目前仅能发布文字,若可以添加“话题”,即可以使更多的用户参与到话题中。
- 对于视频的推荐权重应与文字等并重:在版本信息中,看到了“有更多话题都可以发视频了”,但首页中,视频还是少之又少,优质的视频应当得到更多的曝光来促进用户的使用。
2. 书影音
书影音是豆瓣的核心业务之一,用户可以对电影、书籍、音乐等进行对应的标记,看(听)之前可以标记“想看”、看(听)的过程中可以标记“在看”、看(听)完后可以标记“看过”以及“评分”。因此可以总结出如下用户需求:
发现值得一看/听的书影音;
对已经看/听过的发表自己的看法;
查看想要去看/听的书影音的是否值得看;
和已经看/听过的用户一起讨论;
豆瓣为了满足以上需求,提供了榜单、搜索、片(书、歌)单、猜你喜欢、热门等丰富的内容,但对于内容方面还是有一些缺失的。
个人小建议:
- 提供片(书、歌)单搜索功能:目前功能只能搜索单一条目,对于条目组合并没有搜索入口;
- 影评区反垃圾:影评区有一些垃圾内容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进行去除;
- 抽屉的交互优化:抽屉的交互方式有很大优化空间;
其中,在电影中,观众也会对某个演员有着讨论的需求,因此在“人物页”缺少了一定的入口,使得大量的关注用户没有留存。(书影音问题一致)
并且在音乐专辑中,无法查看“歌手”的个人信息,只能通过“搜索”进行查找,流程的缺失导致很多用户无法流畅的沉浸在“书影音”当中,操作会被中断。
3. 小组
小组作为豆瓣的社区是用户的主要交流方式,小组与书影音有联动,用书影音的工具属性将用户吸引过来,并在社区中将用户留下来(例如在某个电影下可以看到专门讨论电影的小组)。
小组的首页中展示了不同种类的未关注的小组,提醒用户来发现更多的小组;我的小组以及小组讨论展现了我所关注的小组以及小组中的发帖等内容。
豆瓣有很多优质的帖子,但会被更多的新帖埋没,尽管有着热门的帖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沉到底部,因此,若有“精华帖”的功能就可以解决掉该痛点,精华帖起到了更多的曝光率,让更多发优质帖的用户获得更多的动力,这样才可以促进小组的帖子质量上升,形成小组氛围,从而引导社区氛围良性发展。
四. 总结
工具,吸引用户来用;社区,沉淀用户、留住用户。这个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豆瓣评分已经作为业内的一个专业的评分系统,成为了一个“标准”,大家看电影之前都会去看看评分来决定是否真的要去看这部电影,这是豆瓣的优势所在。但如何让用户通过用完即走的影评工具从而了解到优质的内容,给用户一个良性的创作环境和互动环境是需要不断的、持续的努力方向。
豆瓣作为如今浮躁的互联网产品中,为数不多的保持着自己的风格实在来之不易。以上分析也是希望豆瓣能够更好,做得更加完善,不至于被拼多多、抖音等大流量劣质内容的产品将其pk掉。
文章的错误、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