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紫砂不仅是我国绝无仅有的,在全世界也独树一帜随着人们对宜兴紫
砂器认知程度的提高,其材质的探究也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紫砂器材质的识别
不仅可以提高人们鉴赏紫砂器的能力,对规范紫砂市场也将起积极作用:并且各
个时期的用料都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因此还能更好地探究紫砂器发展历史。
在紫砂器的优良材质得到广泛认同时,由干国家对矿产资源的保护,已经明令
禁止了紫砂矿料的开采‘因为采掘停止,存留的紫砂矿料与日递减客观条件的限
制增加了紫砂爱好者想要了解紫砂矿料的难度,随肴时间的推移这个难度也在不断
加大,有的市场甚至已经出现了紫砂替代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了紫砂的概念。
在悠久的紫砂器发展历史中。经历代艺人呕心沥血的创作和又人的积极参与,
紫砂文化虽几度衰荣,却代代相传,尤其现代很多紫砂艺人不断推陈出新。在传
统中求发展,既拓宽了紫砂市场,也弘扬了紫砂文化,
紫砂矿料是紫砂文化的基石,随着紫砂矿料的减少,紫砂市场也面临着新的
考验。作为一个紫砂从业者,我对紫砂文化有着特殊的偏好,希望紫砂文化不断
发扬传承。尽管采掘己经停止,如果能有一本系统介绍紫砂矿料的书籍,紫砂爱
好者至少可以在图片上对紫砂矿料能有比较直观的认识。目前矿源地皆已封闭,
以前从事紫砂矿料开采的单位也己解散,紫砂矿料的矿区、矿层分布及开采应用
等方面的参考资料均比较缺乏。但是,凭着对紫砂文化执着的追求.更作为一个
宜兴紫砂从业者的责任,我决定做一次大胆的尝试。
我整理家中所有的矿料,并千方百计多方求购口根据每种矿料的不同形态、
不同特征逐一做试片进行测试,并作多种形式的烧制,其中部分矿抖更是以作品
具体展示。在整理过程中,除了大里翻阅有关的文字资料外,我还拜访了多名以
前从事井下开采工作的紫砂采矿人员及相关的技术人员,希望掌握最准确、最具
体的第一手资料。
《宜兴紫砂矿料》是一本以图为主、文字相辅,直观介绍紫砂矿料的书籍,
尝试粉用最简洁、直白的语言,达到通俗易懂的效果。本书系统介绍了宜兴紫砂的起源与发展。矿料的性能与材质特点及开采、加工、烧成等全过程对紫砂矿
料进行了大致的归类,并对每类矿料具体细分,把各种矿料所处矿区位置和在矿
层中的分布也作了详细的介绍。同类矿料因矿区、矿层的不同会呈多种外观特征
及烧成效果。即便是同种矿料,也会受泥层深浅及上、下不同泥层贴层的影响,
呈现多种外观特征和烧成效果。本书将以图片进行具体展示与说明,希望达到以
图识矿,增加理性认识。另外对一些相关矿料〔现在有时被作为代用泥)如甲泥、
乌泥、白泥等,还有一些不能单独成器但可作为紫砂原料的配料使用,如石黄、
土骨等,也作了展示与说明。
本书所用矿料名称以正式名称为主,并与习惯称呼相对应口书中标注的烧成
温度是采用光学测温仪测定,收缩率为实际烧成收缩率,包括可塑性、成型性能
等一些指标都是针对书中特定矿料,不作为绝对标准。另外由于紫砂矿料及烧成
后的特殊色调与习惯的单一颜色会有所区别,均以图片颜色为准
要想全面、系统介绍宜兴紫砂矿源,凭我个人的能力是远远不够的,但是希
望借助此书作为平台,抛砖引玉,引来百家争鸣。在此恳请各位前辈同仁不吝赐教,
并且不惜提供家中珍藏,进一步完善矿料种类,在一些稀有矿料绝迹之前多做工
作。我相信只要我们竭尽所能,完全可以把宜兴紫砂矿料详尽地展现出来,待条
件成熟后甚至可以建一个紫砂矿料博物馆,让紫砂爱好者可以更直观认识中华民
族的瑰宝
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本书的内容可能带有局限性,也难免有一些疏漏与不足,
即使只为少数读者提供些许借鉴,也是我作为一个普通紫砂从业者对诸多关心和
热爱紫砂艺术的人们的一点回报。
己丑春于品泥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