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世记第六课:雅各对以色列十二支派的预言(49)
奉圣父圣子圣灵的名,阿门。今天的证道经文是创世记49:1-33节。感谢神的话语。这一章内容的结构比较清楚:1-2与28-33首尾呼应,可以分别视为序言和结论,重点是雅各对十二个儿子的祝福或遗嘱。中间3-27以交接结构的方式分别对12支派宣告了预言(与新约12使徒平行)。雅各对儿子的话如挪亚、摩西等人的相关话语都出于神,并具有先知性质。换言之,上帝是历史的主宰。但这不意味着在这样的历史学之下人没有责任和自由意志。更准确地说,这是上帝的预知,而不是加尔文主义意义上的预定,以及生命神学的“上帝掌管一切”。另外注意创世记49章与启示录7章12支派的变化(但支派的消失;另参启示录21:12)——这个消失意味着“永蒙保守”教义的再一次失落。
犹太人将创世记49章称为雅各之约(The testament of Jacob;另参创世记27:27ff.,28:1-4,39f.),而非雅各的祝词(The blessing of Jacob)。我认为这种区别源于他们对祝福他们狭窄的理解。雅各的祝词是以诗歌的方式呈现的,而诗几乎是不可翻译的;因此和合本圣经的这段译文即使不是最不精确的,也是存在更多可商榷之处。而拒绝承认耶稣是基督的犹太人,这一章对他们几乎就是无法企及的天书。至于创世记49章如何指着12支派预表基督,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思想。第一、对犹大-约瑟支派的预言充分包含了弥赛亚的信息。第二、参考如下新约经文:马太福音19:2,“8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这跟从我的人,到复兴的时候,人子坐在他荣耀的宝座上,你们也要坐在十二个宝座上,审判以色列十二个支派”;路加福音22:30,“叫你们在我国里,坐在我的席上吃喝。并且坐在宝座上,审判以色列十二个支派”;使徒行传26:7,“这应许,我们十二个支派昼夜切切地事奉神,都指望得着。王阿,我被犹太人控告,就是因这指望”;雅各书1:1,“作神和主耶稣基督仆人的雅各,请散住十二个支派之人的安”。十二支派作为人类的选民,其总结是基督,而基督是以色列的救主和审判主。雅各和以色列两个名字在这一章中各出现了5次,似乎可以指向“在地同时在天”的存在状况。创世记起初是神在神说中创造万有;结束的地方则藉着“雅各说”预表基督、建造国度。其中犹大(38)和约瑟(37)成为弥赛亚预言的两个中心——他们可以分别指向南国和北国,以及基督二性。12位儿子的顺序是按这样的交叉结构组织起来的:利亚(6)-辟拉(1)-悉帕(1)-悉帕(1)-辟拉(1)-拉结(2)。另外,注意创世记49章与申命记33章之间的平行或互相解释。雅各受感说预言,但他自己未必完全知道所说的是什么。启示是渐进的。
千万不要将这十二个人的名单视为英雄榜或圣人录;他们只是12个需要救主的罪人。在道成肉身拯救罪人这个意义上,你也可以说他们就是12个范冰冰。一个范冰冰跌倒了一家人,12个范冰冰又会如何呢?但是感谢主,我们就是这12个人中的任何一位;厌弃他们的人只是猪(以赛亚书65:4-6)。圣灵藉着雅各将12个人PPT在讲道台上,不是“那么圣洁的地方献上这么恶心的凡火”,不是为了让任何人崇拜他们;而是为了教导教会:你就是那人,你需要基督。正如主耶稣讲道中常用比喻一样,其中也有不堪之罪人。但神爱世人。这也是主的爱:“初入教的不可作监督,恐怕他自高自大,就落在魔鬼所受的刑罚里”(提摩太前书3:6)。愿真理叫我们得以自由。阿门。
序言:雅各召聚众子(1-2)
1雅各叫了他的儿子们来,说,你们都来聚集,我好把你们日后必遇的事告诉你们。2雅各的儿子们,你们要聚集而听,要听你们父亲以色列的话。
在创世记47章,雅各将自己的未来托付给约瑟,在创世记48章,雅各藉着两场特别的“拣选”为以色列国度奠定了自由的根基;而在创世记49章,就是在雅各的最后遗言中,他要正式宣告以色列十二支派的命运,并将他们和自己全部交给即将到来的弥赛亚。וַיִּקְרָא יַעֲקֹב אֶל־בָּנָיו וַיֹּאמֶר,And Jacob called unto his sons, and said。这一幕很像最后的晚餐。雅各召聚以色列十二位族长,正如耶稣召聚十二位门徒。注意这里没有女眷,正如最后的晚餐上没有任何一位女信徒。这也是路德教会坚持必须有牧者,而且是牧者派发圣餐的原因之一。因为圣餐的真理没有交托给任何一位女人和平信徒。雅各要藉着这场聚集(אָסַף)或聚会(קָבַץ),“把你们日后必遇的事告诉你们”。因此这场讲论的核心目的是预言,预告以色列12支派未来的命运或最后的命运,在末世的结局。告诉:נָגַד,to be conspicuous, tell, make known;明明白白地告知,不是异教的占卜未来与自我领悟。אֲשֶׁר־יִקְרָא אֶתְכֶם בְּאַחֲרִית הַיָּמִֽים,which shall befall you in the last days。不是“日后”,而是“末后的(אַחֲרִית)日子”或将来或messianic times。于是这篇预言从创世记49章直接到达了启示录第7章。我们毛可以按下面的交叉结构,以基督中心论的原则解释雅各这篇祝词:
一、神的责备:流便、西缅、利未(3-7)
二、弥赛亚预言:犹大(8-12)
三、神的仆人:西布伦、以萨迦(13-15)
四、撒但的座位:但(16-18)
五、神的百姓:迦得、亚设、拿弗他利(19)
六、弥赛亚的预言:约瑟(22-26)
七、神的责备:便雅悯(27)
另外注意雅各两次强调你们要听(שָׁמַע),而且是“雅各的儿子们,你们要聚集而听,要听你们父亲以色列的话”——罪人要在圣会中倾听神藉着祂仆人传讲的真理。到了启示录,神的声音如众水的声音:“圣灵向众教会所说的话,凡有耳的,就应当听。得胜的,必不受第二次死的害”(启示录2:11)。
一、神的责备:流便、西缅、利未(3-7)
3流便哪,你是我的长子,是我力量强壮的时候生的,本当大有尊荣,权力超众。4但你放纵情欲,滚沸如水,必不得居首位。因为你上了你父亲的床,污秽了我的榻。
5西缅和利未是弟兄。他们的刀剑是残忍的器具。6我的灵阿,不要与他们同谋。我的心哪,不要与他们联络。因为他们趁怒杀害人命,任意砍断牛腿大筋。7他们的怒气暴烈可咒。他们的忿恨残忍可诅。我要使他们分居在雅各家里,散住在以色列地中。
“你看父赐给我们是何等的慈爱,使我们得称为神的儿女。我们也真是他的儿女。世人所以不认识我们,是因未曾认识他”(约翰一书3:1)。雅各爱流便,临终责备他。对基督徒来说,祝福首先就是责备,而且是非常严厉的责备,根据事实的责备,以悔改为目的的责备。在雅各的这场“临终预言”中,从责备三子开始,到责备幼子结束(便雅悯),责备贯穿始终。4个儿子占12个儿子的1/3,这也可以理解为一场讲道应有的份额;或者按路德神学,这是律法与福音的相关比例。而中间对但的记述,表明一篇正常讲道的目的就是针对魔鬼,或把魔鬼权势之下的百姓拯救出来归入基督(马太福音1:21)。这可以这样应用:一篇正常的讲道,必须包含责备罪人和抵挡魔鬼的信息,就是站在世界之主面前的信息。恰恰是因为这两方面的特点,将传道人的讲道与各种异教的预言按摩、讨人喜悦的心灵鸡汤区别出来了。我们甚至可以说,没有这两方面信息的讲道根本就不是讲道。事实上只有责备罪恶和抵挡魔鬼,才可能真的祝福神的百姓。由于这十二个儿子的原文名字及其含义,我们已经意义考察过了,因此这里不再重复。
1流便——长子的失丧(3-4)
以色列的长子流便首先是一个罪人,甚至可以称为罪魁。流便失位与亚当、该隐、以扫、谢拉玛拿西失去长子名分一脉相承:自高降卑。但他们被将为卑责任不在神,而是出于他们自己的罪。他们本是有尊荣的长子。正如亚当受造本是人类的长子,却因自己的罪痛失乐园;又因悖逆而活在咒诅之中。“3流便哪,你是我的长子,是我力量强壮的时候生的,本当大有尊荣,权力超众”:רְאוּבֵן בְּכֹרִי אַתָּה כֹּחִי וְרֵאשִׁית אֹונִי יֶתֶר שְׂאֵת וְיֶתֶר עָֽז,Reuben, thou my firstborn, my might, and the beginning of my strength, the excellency of dignity, and the excellency of power。注意3-4 节英译与中译的不同。但是接下来是流便命运的逆转:“4但你放纵情欲,滚沸如水,必不得居首位。因为你上了你父亲的床,污秽了我的榻”:פַּחַז כַּמַּיִם אַל־תֹּותַר כִּי עָלִיתָ מִשְׁכְּבֵי אָבִיךָ אָז חִלַּלְתָּ יְצוּעִי עָלָֽה,Unstable as water, thou shalt not excel; because thou wentest up to thy father's bed; then defiledst thou it: he went up to my couch。原文中没有“放纵情欲”这个词,中文圣经是意译。名词פַּחַז在旧约中只出现这一次:recklessness, wantonness, unbridled license, frothiness。流便失去了自我管理的能力,御风而行。
我们讲过,流便与辟拉同寝,可能出于情欲,也可能出于权欲和为母复仇。创世记35:22,“以色列住在那地的时候,流便去与他父亲的妾辟拉同寝,以色列也听见了。雅各共有十二个儿子”。雅各在临终前仍然念念不忘流便的侮辱,一方面雅各也是人;另一方面,流便可能从未就此事向父亲认罪悔改。流便失丧长子名分,也记在历代志上5:1-2,“1以色列的长子原是流便。因他污秽了父亲的床,他长子的名分就归了约瑟。只是按家谱他不算长子。2犹大胜过一切弟兄,君王也是从他而出。长子的名分却归约瑟”。流便的罪是双重的:淫乱并且羞辱父亲。不过流便虽然被重重的责备,而且也接受了惩罚,但最终并没有失去救恩。换言之,他只是失去了长子名分,但最终仍然得救(申命记33:6)。但如果没有雅各的临终责备,流便最终得救应该也是不可能的。所以雅各的责备不是神的终极审判,而是仍然出于爱。雅各的话极其难听,但那材质“造就流便的好话”。我愿意相信流便继续在悔改中,此时此刻他在众人面前被责骂到丧尽天良的地步,却完全没有恼羞成怒,以后也没有弃绝父亲和弟兄。另外,雅各在这里审判流便和西缅,也解释前文呼召以法莲和玛拿西替代他们的理由(48:5)。神是公义的。
2、西缅和利未:罪魁与祭司(5-7)
流便的罪是情欲和仇恨;而西缅和利未可能效法了这位长兄。区别是流便内乱,而西缅和利未结盟对外行凶。5-7节可以交叉结构。“5西缅和利未是弟兄,他们的刀剑是残忍的器具”:שִׁמְעֹון וְלֵוִי אַחִים כְּלֵי חָמָס מְכֵרֹתֵיהֶֽם,Simeon and Levi brethren; instruments of cruelty their habitations。这意味着他们是互相败坏的,这两位“朋友”的聚会不受益反招损;因为他们的共同根基是肉体、罪、恐惧、仇恨或桃园结义。后面一句话直译应该是:他们是残忍刀剑的器皿。不是他们控制刀剑,而是刀剑控制着他们。他们不是合主用的器皿,而是被暴力所捆绑。“6我的灵(נֶפֶשׁ)阿,不要与他们同谋。我的心(כָּבוֹד,glory, honour,31:1,45:13)哪,不要与他们联络。因为他们趁怒(אַף)杀害人命,任意(רָצוֹן,pleasure, delight, favour,)砍断牛腿大筋”。5节宣告二子的本质;6节宣判他们的罪性——因怒滥杀无辜,并且以杀害为乐。而神不喜欢这事,因而这类残忍不可能出于“圣灵”,更不会荣耀神。神不会将荣耀加给暴君和暴民,这里根绝了暴徒妄称主名的任何可能性。不仅如此,神咒诅滥杀之人:“7他们的怒气(אַף)暴烈(עַז)可咒。他们的忿恨(עֶבְרָה)残忍(קָשָׁה)可诅。我要使他们分居在雅各家里,散住在以色列地中”。利未人将分散后成为祭司,西缅支派最后远处南部边陲,基本融入犹大支派。
值得一提的是,有版本将שׁוֹר理解为城墙而不是牛或牛腿大筋,因此“砍断牛腿大筋”被被翻作they digged down a wall(KJV)。他们不仅因情欲杀人,而且毫无道理地毁坏。另外,西缅(Συμεών)与西门(彼得)以及西面颂(路加福音2:25-35)的西面同名。而巴拿巴是利未人(使徒行传4:36)。我们从彼得、约翰和保罗的经历中也知道,神的仆人首先应该是蒙恩的罪人,过去的经历使他们如今更恨恶罪,更真的知道救恩并更爱主,同时充满对罪人的怜悯,他们更可能远离猪的试探(“我比你圣洁”)。在某种意义上,只有西缅和利未这样的出身,重生之后才可能成为合主用的器皿或神的仆人。而那些一直德艺双馨的人不可能是牧者,只是撒旦一会或沙龙中的明星。
西缅和利未并置,原因是他们在示剑屠城中是共犯。创世记34:25-31,“25到第三天,众人正在疼痛的时候,雅各的两个儿子,就是底拿的哥哥西缅和利未,各拿刀剑,趁着众人想不到的时候来到城中,把一切男丁都杀了……30雅各对西缅和利未说,你们连累我,使我在这地的居民中,就是在迦南人和比利洗人中,有了臭名。我的人丁既然稀少,他们必聚集来击杀我,我和全家的人都必灭绝。31他们说,他岂可待我们的妹子如同妓女吗?”显而易见,西缅和利未一同犯罪,但一同拒绝了认罪悔改。于是至于今日,雅各责备他们。西缅和利未最终也得救了,而利未支派竟然还被高举为祭司支派;这在某种程度上,源于他父亲或牧者这场痛快淋漓的当众“臭骂”。西缅和利未是两个雷子,他们的性情和仇杀之罪,可以平行新约圣经另外两个雷子约翰和雅各的罪(路加福音9:51-56)。基督徒要行公义,但你不可以像神一样取人性命;你可以责备,但不可论断和终极审判。所以圣经又说:“亲爱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宁可让步,听凭主怒。(或作让人发怒)因为经上记着,主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罗马书12:19)。当然我们不要极端到耶和华见证人那种和平秀的程度,我们不反对正义战争。西缅和利未明显防卫过当至于滥杀无辜;而约翰和雅各明显小题大做要吃人自义。神看人心。
二、弥赛亚预言:犹大(8-12)
8犹大阿,你弟兄们必赞美你。你手必掐住仇敌的颈项。你父亲的儿子们必向你下拜。9犹大是个小狮子。我儿阿,你抓了食便上去。你屈下身去,卧如公狮,蹲如母狮,谁敢惹你。
10圭必不离犹大,杖必不离他两脚之间,直等细罗(就是赐平安者)来到,万民都必归顺。
11犹大把小驴拴在葡萄树上,把驴驹拴在美好的葡萄树上。他在葡萄酒中洗了衣服,在葡萄汁中洗了袍褂。12他的眼睛必因酒红润。他的牙齿必因奶白亮。
前三个罪人需要救主,等候一位管理他们的王。如果流便、西缅和利未代表的罪统治着人类,那么人类实在需要一位救主:一方面吸收他们的仇恨到自己身上,另一方面赦免这些罪,宣告重生。于是“犹大”来了:“锡安的民哪,应当大大喜乐。耶路撒冷的民哪,应当欢呼。看哪,你的王来到你这里。他是公义的,并且施行拯救,谦谦和和地骑着驴,就是骑着驴的驹子”(撒迦利亚9:9;另参马太福音21:5,约翰福音12:15)。需要强调的是,创世记49:3-27使用的都是诗的语言,而这一特征在论及犹大这段文字中更为明显。传统教会将8-12解读为弥赛亚的预言,除了根据这些文字本身,更因为大卫-基督出于犹大支派。可以把这段经文交叉结构如上。其中8-9的主题是狮子;这个隐喻在于强调,耶稣基督是犹太人的王,是以色列人的圣者,或者祂是王(马太福音21:5,27:11;约翰福音18:37等)。10节强调耶稣基督是万民的救主,而神藉着祂与人和好,祂是和平的君。11-12的主题是与小狮子和狮子对比的小驴与酒。后面这个形象指向基督事件,即耶稣基督的殉道或十字架,但祂是死而复活的神。也可以这样理解:8-9指耶稣是完全的人;11-12指耶稣是完全的神;10指耶稣是神与人之间的中保。
1、犹太的王(8-9)
第8节本身也形成交叉结构,首尾呼应的概念是“你弟兄们”与“你父亲的儿子们”、“赞美”与“下拜”等。而这些概念表明,犹大支派所出的那位是以色列全家的王。而他作王的原因在中间一句:“你手必掐住仇敌的颈项”:יָדְךָ בְּעֹרֶף אֹיְבֶיךָ,thy hand in the neck of thine enemies。这里的仇敌(אֹיֵב)是复数,这应验了大卫那句话:“无故恨我的,比我头发还多。无理与我为仇,要把我剪除的甚为强盛。我没有抢夺的,要叫我偿还”(诗篇69:4)。但基督必要得胜。第9节形容王者之风:“9犹大是个小狮子。我儿阿,你抓了食便上去。你屈下身去,卧如公狮,蹲如母狮,谁敢惹你”。第9节也可以交叉结构:首尾呼应的是第三人称“他”(最后一句中译有些问题,应该不是“你”,而是“他”),还有3个狮子;而中间是“我儿阿,你抓了食便上去”。
第一、犹大是个小狮子。小狮子:גּוּר אַרְיֵה,a lion's whelp;也可以说从小就是狮子,“那生下来作犹太人之王的”(马太福音2:2)。这可以对应耶稣生命的第一个阶段:道成肉身,直到12岁在殿中显出荣耀(路加福音2:40-52)。启示录5:5解释了这狮子的喻像:“长老中有一位对我说,不要哭。看哪,犹大支派中的狮子,大卫的根,他已得胜,能以展开那书卷,揭开那七印”。
第二、“我儿阿,你抓了食便上去”:מִטֶּרֶף בְּנִי עָלִיתָ,from the prey, my son, thou art gone up。我个人对这句话的理解不同。它可能同时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从捕猎者的围猎(טֶרֶף,prey, food, leaf;以赛亚书5:29等)中,你升上去。这可以对应耶稣生命的第二阶段:受洗,被父神称为“我儿”或“这是我的爱子”(马太福音3:17);然后开始传道,经过无数试探、拦阻、陷害、控告和追杀,但都从他们中间出去了,或升上去了(路加福音4:28-30,6:7等)。另一方面,指向耶稣在地上完成使命,拣选了自己的门徒之后,复活升天,回到父的右边。因此这一句话可以预表基督在地上传道的生涯,包括死而复活的核心事件。
第三、“你屈下身去,卧如公狮(אֲרִי),蹲如母狮(לָבִיא),谁敢惹你”。כָּרַע רָבַץ כְּאַרְיֵה וּכְלָבִיא מִי יְקִימֶֽנּוּ:he stooped down, he couched as a lion, and as an old lion; who shall rouse him up。这里的公狮母狮是并列连接在一起的,可以指向基督和教会。一方面,基督和教会要审判万民;另一方面,羔羊娶妻的日子到了。谁敢惹你,也可以解释为谁能在祂面前站立呢:“主耶和华阿,你若究察罪孽,谁能站得住呢?”(诗篇130:3);“因为他们忿怒的大日到了,谁能站得住呢”(启示录6:17)。因此最后一句可以指向耶稣复临和最后审判。因为只有在那时,才存在“谁敢惹你”的完胜局面。
2、罪人救主(10)
中间这节经文非常重要,也一直存在不同的解读与争辩。“10圭必不离犹大,杖必不离他两脚之间,直等细罗(就是赐平安者)来到,万民都必归顺”。圭(שֵׁבֶט,The sceptre)与杖(חָקַק,to cut out, decree;the lawgiver)可以同时指向神的权柄或律法的权势。一方面,耶稣来不是要废弃律法,而是要成全律法(马太福音5:17-18),律法的总结就是基督(罗马书10:4)。另一方面,只有耶稣在律法面前是无罪的(约翰福音8:46;希伯来书4:15)。而正因为祂的无罪却作成了我们的罪,为我们作了赎罪祭;才可能成为神与人之间的中保,神藉着这位中保与人和好(罗马书5:10-11,11:15;哥林多后书5:18-20;以弗所书2:16;歌罗西书1:20-22)。此外,律法的功用也是:“直等细罗(就是赐平安者)来到”,用新约的话说就是:“第一是神的圣言交托他们”(罗马书3:2b);第二、“但这因信得救的理,还未来以先,我们被看守在律法之下,直圈到那将来的真道显明出来”(加拉太书3:23)。
实际上我们还可以把49:10本身这样交叉结构:圭杖-细罗-万民。圭杖可以指向犹大的王权,而外民指向世人——他们都将归入细罗,细罗才是圭杖以及万民所属的主。
细罗:שִׁילֹה,he whose it is, that which belongs to him。作为专有名词只出现这一词。有拉比和学者将之解释的tribute to Him,或his ruler comes;万国来朝的时候,或将要来作王的时候,或控制示罗的时候(另参以西结书21:27,马太福音2:2,11:3,路加福音7:19-20等)。而这个名词也可能出于动词שָׁלָה,to be at rest, prosper, be quiet, be at ease。和好就是和平、平安(约翰福音20:19,26),祂是和平的君(以赛亚书9:6)。“万民都必归顺”:וְלֹו יִקְּהַת עַמִּֽים,and unto him the gathering of the people be。动词יְקָהָה的基本含义是obedience, cleansing, purging,听从(箴言30:17)。因此这句话至少可以和三节新约经文平行:“我若从地上被举起来,就要吸引万人来归我”(约翰福音12:32);“他为我们的罪作了挽回祭。不是单为我们的罪,也是为普天下人的罪”(约翰一书2:2);“他是神荣耀所发的光辉,是神本体的真像,常用他权能的命令托住万有,他洗净了人的罪,就坐在高天至大者的右边”(希伯来书1:3)。
3、复活之神(11-12)
小驴和驴驹(עַיִר,בְּנִי אֲתֹנֹו;马太福音21:2)、葡萄树(גֶּפֶן;约翰福音15:1)、葡萄酒和葡萄汁(שׂרֵק,יַיִן;马太福音26:29)、血(דָּם,哥林多前书11:25)、衣服和袍褂(לְבוּשׁ;סוּת,马太福音27:28-35)、酒(יַיִן;马太福音27:34),这些概念都出现在耶稣钉十字架现场;这里只是用诗的语言在谈论耶稣之死而已。其中葡萄汁一词是指葡萄的血:וּבְדַם־עֲנָבִים,in the blood of grapes。翻作红润的形容词是חַכְלִילִי,dull。因此可能不是红润的意思,而是暗淡忧伤的意思。实际上这个形容词与下文的“白亮”(לָבָן,white)正好形成对比。值得强调的是,12节中原文并没有“他的”。这确实是一句难解的经文。或许第12节经文也可以平行如下信息:“30到了坐席的时候,耶稣拿起饼来,祝谢了,掰开,递给他们。31他们的眼睛明亮了,这才认出他来。忽然耶稣不见了……42他们便给他一片烧鱼。(有古卷在此有和一块蜜房)43他接过来,在他们面前吃了。”(路加福音24:30-43)。而奶这个概念,在新约中主要指基督徒成长需要的灵奶(哥林多前书3:2,9:7;希伯来书5:12-13)。因此,12节也可以指向教会中的圣礼和圣道:神的百姓和主日聚会的基督徒“眼睛必因酒红润”,“牙齿必因奶白亮”。
一般而言,酒乃葡萄之血,指向死亡和复活。驴指向和平与顺服;而眼睛和牙齿可以指向一个人的生命状况,或者一个个体生命到底应该怎样生活。魔鬼正是藉着悦人眼目,眼睛明亮以及吃的试探,捆绑了人类的先祖;但如今,这一切都将在基督和圣餐真理中被更新。眼睛红润与眼睛就明亮了形成鲜明的对比:罪人要承认自己在神面前是瞎眼的;牙齿不再撕碎知道善恶树,而是转向生命树或生命的灵奶。很多犹太人将这段信息指向犹太人的制酒工业,有稽之谈但没有属灵含义。
不仅如此,在圣经中眼与牙齿连用常常出现在这种语境之中:出埃及记21:24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手还手,以脚还脚;利未记24:20以伤还伤,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他怎样叫人的身体有残疾,也要照样向他行;申命记19:21 你眼不可顾惜,要以命偿命,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手还手,以脚还脚……罪人没有办法从这样的律法字句中解脱出来,直到死而复活的主,藉着祂的圣道和圣礼,用精义将这一切都更新了:“38你们听见有话说,以眼还眼,以牙还牙。39只是我告诉你们,不要与恶人作对。有人打你的右脸,连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40有人想要告你,要拿你的里衣,连外衣也由他拿去。41有人强逼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走二里。42有求你的,就给他。有向你借贷的,不可推辞。43你们听见有话说,当爱你的邻舍,恨你的仇敌。44只是我告诉你们,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45这样,就可以作你们天父的儿子。因为他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46你们若单爱那爱你们的人。有什么赏赐呢?就是税吏不也是这样行吗?47你们若单请你弟兄的安,比人有什么长处呢?就是外邦人不也是这样行吗?48所以你们要完全,象你们的天父完全一样”(马太福音5:38-47)。
三、神的仆人:西布伦、以萨迦(13-15)
13西布伦必住在海口,必成为停船的海口。他的境界必延到西顿。
14以萨迦是个强壮的驴,卧在羊圈之中。15他以安静为佳,以肥地为美,便低肩背重,成为服苦的仆人。
正是藉着基督和祂的复活,祝福临到了神的百姓,而福音开始从耶路撒冷启程,经过“停船的海口”,直到地极,建立羊圈或教会;而那里有神“服苦的仆人”。耶稣开始传道到复活之后,呼召和差遣使徒,是基督事件中另外一个重要方面。这里讲了另外两个儿子:西布伦和以萨迦,可以预表基督的门徒或传道人,或教会历史的开端。从地图上找到两个支派的位置,大约在后来的撒玛利亚境内。连同对犹大的宣告,应验了使徒行传1:8,“但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并要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玛利亚,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如果说西布伦指向国度在加利利海开始扩张,那么以萨迦这可以指向使徒和传道人如何在逼迫和重担之下成为基督的见证。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创世记30:16-20,以萨迦是西布伦的哥哥;这里实际上颠覆了这个长幼顺序,或有这样的含义:“然而有许多在前的将要在后,在后的将要在前”(马太福音19:30;另参马太福音20:16,马可福音10:31,路加福音13:30,希伯来书10:9;申命记33:18;士师记4:6-10,5:14-18;历代志上12:32-33)。这个内部颠覆也是教会历史的一部分。
1、西布伦(13)
13西布伦必住在海口,必成为停船的海口。他的境界必延到西顿。而从地图上看,西布伦并不靠海,也距离西顿(10:15)有一段距离(约书亚记19:10-16)。不过摩西也谈到西布伦-以萨迦与海的关系:“18论西布伦说,西布伦哪,你出外可以欢喜。以萨迦阿,在你帐棚里可以快乐。19他们要将列邦召到山上,在那里献公义的祭。因为他们要吸取海里的丰富,并沙中所藏的珍宝”(申命记33:18-19)。犹太人解释说,沿海的非利士人和腓尼基人雇佣了西布伦人;或者西布伦人确实在沿海有航海活动。西布伦“停船的海口”应该同时是灵意的说法:乃福音出发的港口。或者חוֹף指的是靠近海的地方。西布伦大致覆盖了拿撒勒;连同西顿,可以平行如下经文:“12耶稣听见约翰下了监,就退到加利利去。13后又离开拿撒勒,往迦百农去,就住在那里。那地方靠海,在西布伦和拿弗他利的边界上。14这是要应验先知以赛亚的话,15说,西布伦地,拿弗他利地,就是沿海的路,约但河外,外邦人的加利利地。16那坐在黑暗里的百姓,看见了大光,坐在死荫之地的人,有光发现照着他们。17从那时候耶稣就传起道来,说,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耶稣离开那里,退到推罗西顿的境内去”(马太福音15:21);“第二天,到了西顿。犹流宽待保罗,准他往朋友那里去,受他们的照应”(使徒行传27:3);“他住在海边一个硝皮匠西门的家里。房子在海边上”(使徒行传10:6)。
2、以萨迦(14-15)
“14以萨迦是个强壮的驴,卧在羊圈之中”:יִשָּׂשֶׂכָר חֲמֹר גָּרֶם רֹבֵץ בֵּין הַֽמִּשְׁפְּתָֽיִם,Issachar is a strong ass couching down between two burdens。驴(חֲמוֹר)这个概念并没有出现在第11节中;小驴和驴的关系,可以类比约翰福音14:12,“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我所作的事,信我的人也要作。并且要作比这更大的事。因为我往父那里去”。翻作羊圈的名词是מִשְׁפְּתַיִם,fire-places, ash-heaps;sheepfolds, saddlebags(士师记5:16);这个名词指羊圈,但也可以指精光之地,打扫干净的地方。“15他以安静(מְנוּחָה,resting place, rest)为佳,以肥地(אֶרֶץ)为美,便低肩背重,成为服苦的仆人”:וַיַּרְא מְנֻחָה כִּי טֹוב וְאֶת־הָאָרֶץ כִּי נָעֵמָה וַיֵּט שִׁכְמֹו לִסְבֹּל וַיְהִי לְמַס־עֹבֵֽד,And he saw that rest was good, and the land that it was pleasant; and bowed his shoulder to bear, and became a servant unto tribute。他传扬和平的福音,他在安息日侍奉或带领人进入神的国;他爱神的家,降卑自己,承受重担。作仆人饱尝苦难,甚至面对匪类流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