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小曼坐在临窗的位子上,双手捧着茶盅,时而抬头望向窗外的人来人往,时而低头呡一口茶。茶盅内外壁有许多纵横交错的细小裂纹,她知道这是一种冰裂杯,不必担心质量问题,可潜意识里仍然谨防随时破碎的可能。
两个半月个前,苏小曼入职一家上市公司,成为一名产品推销员,工资结构是底薪加提成,试用期三个月,三个月内无业绩自动离职。岗前培训结束后她像蚂蚁啃骨头一样,一点一滴地开拓市场,发展客户,想来个良好的开端。奈何事与愿违,处处碰壁,处处冷眼。上司说她缺乏直面客户的决心和勇气,营销案例学得不透彻,不会灵活运用话术,入行遥遥无期。
苏小曼很委屈,她想到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想到曾经的踌躇满志,心中便涌起一种不可名状的惆怅与辛酸。她并非胆小如鼠,亦非讷口少言,她认为好的话术不如好的产品,想要取得客户的信任,关键不在于口才,而在于产品是否过硬。
今天是苏小曼第一次与客户李先生面谈,为了这次面谈,她提前做足了功课。她根据李先生的职业特点和居住环境推测了其大致的财务状况,做了一份详细可行的计划书,并打印成册。她了解到李先生喜欢喝茶,便把见面地点定在距李先生家很近的一家茶吧,把见面时能说的和不能说的在脑子里过了几遍,提前了半小时到达茶吧。
李先生应该是个诚意不足的客户,约定时间过了半小时才迟迟到来。他没有客套,没有寒暄,自报家门后直接一屁股坐进沙发里,开门见山道,我只是来了解了解,买不买还没决定,产品介绍有吗?
苏小曼迅速从手袋里取出事先准备好的计划书双手递给李先生,然后敛声屏气,等待他的态度。李先生扫了一眼计划书,一只手像抽签似的从苏小曼手中把计划书抽过来,象征性地翻了翻,手指弹了弹计划书的封面,然后推到苏小曼手边说,这纸张质量倒是不错,产品嘛,一般。
计划书是为你量身定制的,产品是为你精心挑选的,不买没关系的,能否再耽误您一点点时间,看看细节条款?苏小曼怔了怔,接过推到手边的计划书,语气不紧不慢。
你是说我闲得无聊拿你寻开心?李先生冷冷地抬了抬眉毛,连带地把整个上半截脸往上托了托,语气里有种尖刻的意味。
您能来,我很开心。我只是想让好的产品遇到需要的人,不管您买不买,全面了解一下产品也没啥坏处,至少也不枉您特意跑一趟。苏小曼依旧和颜悦色,说话间,她再次递上了计划书。
好吧!李先生蹙着眉头,无可奈何地耸了耸肩,一双眼睛却渐渐温和起来。
李先生耐着性子看完计划书,就产品的结构与配置,提了若干个问题,苏小曼逐一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讲解。她说一句,李先生点一点头,表示领会,她也点一点头,表示感谢。
半小时后,李先生完全接受并认可了产品,要在销售合同上签名,苏小曼让他考虑清楚再做决定。李先生说,不用考虑了,就冲你这个人,我就知道自己是不可能上当的,当然,我是不可能让自己有机会上当的。你是我见过最佛系的销售,没有按照惯常的销售话术迅速展开卖点,也没有煽情对比极力促成。你的真诚利他,你的好脾气和耐心,是销售人员最好的品质,同时也打动了我......
苏小曼终于开单了,入职两个半月以来的第一单,开单就意味着入行。她像是茫茫雾海上的渔人望见了遥远的灯塔,迎来了久违的光亮,笑容挂在脸上,喜悦漾在心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