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与阿德勒初见,让我对心理学,对自己的生活有了新的认知。
“我现在这副德行,都是你们造成的,对我产生了影响,让我受到伤害。”这句话看着有没有几分似曾相识。我们习惯了吧现在的一切,归咎于以前的我们。因为我们过去如何,现在我们才怎么样。这就跟佛教讲的因果轮回一样,种什么因,得什么果。
没错呀?有什么问题吗?在与阿德勒的心里学相遇之前,我没有过思考。认为我们的现在就是过去带来的。总是在面对各种问题的时候,不自觉的想到过去,“我当时这样就好了;我当时太英明了……”总是理所当然的在过去寻找答案,没有意识到,那已经是回不去的过去,好像多思无益。
我们又总是在奔向各种目标,为了未来的成就而奋力前行。“这个世界只关注结果,没人有时间看你是如何完成的。”无论是考试分数,职场KPI,都无一不如此体现。结果,成了我们人生的主角,“高考状元XX,集团CEOXX……”这些个名头总是置于你的名字之前,其实你是谁并不重要。
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我们都相信,昨天决定今天,今天的一切都有关于过去,这就是弗洛伊德的“原因论”。
阿德勒却告诉我们,我们的现在并不是因为过去,我们做了什么决定的,而是现在,我的目的是什么决定的。就是“目的论”。
阿德勒心理学考虑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如果一个人不想出门,他是由于不想到外面去,所以才制造出不安情绪。也不存在什么心理创伤,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如果我们一直依赖原因论,就会永远止步不前。
这样的讲述,有没有感觉不可思议?有没有人曾经这样犀利的指出,现在自己的问题是自己就有这样的“目的”,才会让自己就着这样的结果去发展,看起来是那么的自然。
就像我们看到的,如果我们一直依赖原因,那我们就可以轻松的找到问题所在,过去的我们不能重来,现在的结果更是无法改变。这就是我们一直给自己找到的合理说辞。
例如:交稿日期已到,我的稿还没有标题。年底工作太多了,最近一直加班,实在顾不上了。多么现实的理由,又是因为过去这段时间的忙碌,我才出现的这样的结果。那如果我就是不想写呢?大家会想,怎么可能,有时间谁会不写?有句话大家都听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就会有的。”如果我想完成,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会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反之,就是现在这样。
我们换个角度,不再纠结于过去,我们只想现在的自己要什么,是不是就可以顺利的解决我们遇到的一些问题了?
还是上面的例子,我很忙,但是我的目标是完成任务。我会把时间做好分段,把Deadline清晰标注出来,同时把任务内容做好切割,每天把乘车听音乐,刷视频的动作变成写点什么,这样在最后进行简单的整理,任务还是可以完成的。
大家有没有过我上面的经历?有没有想过自己完成或没有完成的内心真正的想法?我通过这样整理,给自己提醒的方式,有没有让你开始进行思考?有没有给你也提了个醒?
我们总是习惯在过去寻找答案,可过去已经过去,找到了什么也不能重新来过。我们更习惯把目光聚焦在未来,梦想着梦想实现的一起,可那些都还尚未到来。我们总是忽视我们可以做些什么的当下。我们从过去走来,从今天迈进明天。今天过的如何,是自己今天选择的目标决定的,不是昨天,更不是明天。
拆书帮 大连知行分舵
三级拆书家 晓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