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书 | 庄子之《无梦的睡眠》

读书 | 庄子之《无梦的睡眠》

作者: 林青澜 | 来源:发表于2023-08-12 13:55 被阅读0次

    【日更第1613天】

    人被束缚

    是因为有所求

    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

    ——庄子

    古时候的真人,不反对少数,不自持成功,不谋虑事情。如此,错过不悔,顺利得当亦不自得。高处自在,低处平和,是智慧能达到“道”的层次才会这样。

    “有真人,然后才有真知。”人人都有“智”的直觉,端看我们是否有这份渴望去修心,又能够把我们的心能修到什么样。

    何谓修心?在儒家,是本心,善心,良知良能;在道家,则是清净心,天真心;在佛家,是没有分别的空无之心。若能把心修到这种程度,就能洞察真理,庄子称之为“无厚”之心。

    忘却死生而任其往复:不知悦生,亦不知恶死,无拘无束,无畏无惧,忘记自己的来处,亦不追求自己的归宿,事情来了就接受,顺其自然,与四时相通,时刻感受着这个世界,是敏感且生动的。

    然则,芸芸众生,忙忙碌碌,时时都在“殉”,被欲望所主宰,被纷纷扰扰的人事所干扰,诸多束缚,却看不破,兜兜转转,总是在自困自苦,为这些身外物,忘了自己的真性情。

    真人无思无虑,顺其自然,在性情上洞察天道,在实际生活中,亦能不被纷纷扰扰的人事所干扰,不被任何事情所束缚。

    人被束缚,皆因有所求,很多很多,且很执着,时时都有着执念:吃饭要美味,睡觉要舒服,找工作要工资高发展好,交朋友要对自己有益,结婚要互利互惠,出家都要去有名的庙宇……于是,无时不在计较得失利害。

    《老子》提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师解说,许多人都误解这句话,以为老子是在讲“不仁”是没有仁德,残忍。其实老子讲的“不仁”,是不刻意施行“仁”,是不偏爱,是顺其自然,他人觉得你“仁”是他人的看法罢了。

    庄子外篇《骈拇》有云:自三代以下者,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他们所执着的,在庄子看来,都被外物所异化,是为了生命之外的东西而活,而没有看到活着的目的就是活着本身,不是为了别的什么,而是纯然因为内心安适。

    但并不意味着什么都不做,是自然而然地去做,按照自己的内心想法去做,不是为了获得什么——这样一来,心态哪有不逍遥呢?

    ——摘自《放下心中的尺子》

    -END-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 | 庄子之《无梦的睡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vqnp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