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岳古芳随风诵

作者: 朋友来吧 | 来源:发表于2020-01-23 08:38 被阅读0次

        三传至明成公,始移居于小五亩,嘱以忠厚传家,朴耕,秀外慧中,螽斯衍庆,瓜瓞流芳。

                            ——录自原《太岳世谱》

  屏城邑西十里,有村名太岳,原乡名小五亩者也。

        太岳者,华山也。传炎帝之裔崇天神,以为山高接天,可通天神,华山在其眼中引为至峰,故名太岳。祭祀天神者,即官名太岳。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傅友德、兰玉、沐英奉旨征云南,太岳始祖许大郎为沐英麾下左军护卫骁将,随主入滇,继之留镇云南,被封平南昭武将军、临安卫屯田使。十七年(1384年),四川巴县岁贡生言平公专亲送其季女即郎公之妻言氏入滇。

        郎公卸职,偕刘、洪、向姓吉于屏西之孙家营家焉。郎公精风水,慕五亩山水秀美,遂依而居。

      三传至明成公,始移居小五亩,嘱以忠厚传家,朴耕,秀永,螽斯衍庆,瓜瓞流芳。迤南一带,凡属许氏,出自小五亩居多。明成公始更名小五亩为太岳村。

        历代祖茔,碑皆“望重太岳”、“太岳增辉”、“太岳流芳”、“太岳阃范”、“太岳衍瑞”,盖因许氏先祖功居至伟,独擎南天也。

        明崇祯年间,太岳村建关圣庙,以昭诚敬;大清一朝,建太岳祠。

        嘉庆十三年,太岳村始定族规,训戒严切。条文有五,刻禁止碑于村东龙井旁,凛然不可犯焉:

        其一,坟山树木,不得私自砍伐,违者罚银五两;

        其二,龙泉不得洗菜污秽,违者罚银一两;

        其三,居众男女必须率由正途,不得习学邪教,违者一经查出,革出境外;

        其四,牛马猪鸭若栽种上岸,不得践踏河垦秧苗,违者罚银一两;

        其五,田园菜果不得偷取,如违罚银一两。

        条文谨简,实为治村箴言。太岳村自始以来,鲜有触条文者,更罕见作奸犯科者。太岳村,堪为村治典范矣。

        然,石屏自清至民国,匪事频仍,难罄其书。太岳村也莅其一,命运殊舛。

        试举其例,史载,咸丰八年(1858年)六月,曲江马如龙、金亮采犯石屏,焚掠西北各乡数遍,十二月复犯;

        咸丰九年(1859年)正月,临安马现犯屏,将太岳村关帝庙、许氏宗祠及附近民居三十余所一并焚毁;

        同治元年(1862年)冬,曲江金亮采复犯屏,将马现焚余之前殿大门、民居焚毁一空,邻村杨家寨庙宇民居亦相继被焚;

        民国初年,太岳村两遭土匪劫掠,惨绝人寰,只余残垣断壁……

        匪事猖獗,屏人切之入骨。痛定思痛,太岳村于民国七年(1918年)始筑围墙,东西南北建栅楼,今仅存北栅楼矣。

        匪患暂息,栅楼挡不住兵祸,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石屏始征兵。国民党征兵政策为“三丁抽一,五丁抽二”,其实是贫窘之民苦也,殷实者则巧避兵事,出钱买命。

        1950年1月,国民党第八军溃逃石屏,进驻太岳村,耗尽百姓油烟柴米,鸡鸭尽屠,二十余名青年俱被抓丁,有不乏一去不得回者。

        中共地下党早在太岳村建立联络站,游击队配合解放军狙击第八军,为石屏早日解放赢得时间。

        匪患劫掠,令太岳村大伤元气,炊烟绝断,村人不胜匪扰,引避以安,始兴思变。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石屏走西头经商贸易,下个旧老厂挖锡矿风气浓郁。早有部分太岳村人胸怀金主之梦,走出坚定步子。他们不顾命丧矿山的风险,舍掉血汗抢杀之虞。

        当银票一张张叠在汗渍手心之时,他们充满欢欣,眼前浮现四马推车房、跑马转角楼,他们决心重建美家园。

        金主巨聘通海建筑师,令宅院翘角问天,坠柱严切无懈。画梁彩釉惊艳,雕工生气活现。榫卯不差毫厘,扣接足显功夫。

        门楣蝙蝠作势欲飞,梅花宝剑足显韵意。鲤鱼逐浪,凤凰传奇。飞檐斗拱,琴棋书画。金蟾金童金八仙,一两木渣一两银。

        木料清香,空气润泽。青砖石板有庄重,阳光疏落鸟啼鸣,光阴过隙今犹在,记忆解冻携风来。

        太岳村,素重教化,科举时代,凡许族子孙考中秀才者,祭祖即可享受“寿肉”;明清两朝,太岳村国学生、太学生、郡学生、例贡生、廪生、府庠生、秀才三十余人。

        解放后至今日,太岳村大学生七十有余,中专、中师、中技、高中已一百余人矣。

        为扶桑梓,太岳村老年协会热心助学,凡考取大学、中专、中师、石屏一中初中者,皆有定额奖励。如此公益事业,实属正风十乡八里。

        故,太岳村风,一向文明石屏县域,县州省嘉匾甚多,为不多见者也。

        悠悠古村,古榕树为证,北栅楼前,兄弟榕树已五百年矣。许氏祖上二兄弟走西头回乡,植二株幼榕,天长日久,树大相靠,连理相依,渐融一体,盘根错节,喻证太岳村之不屈不挠,绿伞遮阳近一亩。行者俱喜依树纳凉,谈言今古,凉饮清泉,续往前行。

        “太岳村”三字镌刻于紫砚石上,笔力雄浑苍劲,为不可多得也。

        太岳古风,随风而诵,太岳民风,亦自熠然。村民恪守祖训,无一入监犯科者。祖规忠厚传家,勤朴遵法守纪,已为孜然之蕴。

        嗟夫,太岳乡贤礼道,人心向善,邻里和睦,直引纷赞。有评论曰,众人如此,可免公检法!

                                            2020.01.22

相关文章

  • 太岳古芳随风诵

    三传至明成公,始移居于小五亩,嘱以忠厚传家,朴耕,秀外慧中,螽斯衍庆,瓜瓞流芳。 ...

  • 太岳

    最近在看熊召政的《张居正》,真的好喜欢好喜欢张太岳啊。 他用尽这具身躯的全部力量,将整个大明王朝扛在肩上,已经很累...

  • 《潇潇诵芳勤》

    诗图/鞳羽 晨曦暖阳不倾城, 一帧风景勤文明, 花草苏醒柳枝舞, 诗词朗诵庆劳动。

  • 太岳堂

    许朋,又名鹏,字天乐,又字远之,江苏徐州人。国礼艺术家,百花艺术家,个人资料已入驻名人数据库,现为一级美术师,一级...

  • 三傻大闹武当山

    这篇游记,想写很久啦, 武当山,中国道教圣地,又名太和山、谢罗山、参上山、仙室山,古有“太岳”、“...

  • 早晨的诗(五首)

    <诵古讽今> 诵古讽今有什么好诵的一股腐朽的墨香从古代飘来而讽我们老家说人前疯发嗲大概意思跟它差不多 2018、0...

  • 轱辘体

    叶随风转落幽山孤芳影情自怜 七言 情自怜叶随风转, 叶随风转落幽山。 转落幽山孤芳影, 山孤芳影情自怜。 五言 怜...

  • 门道文化|武当山:天下第一仙山

    门道提示: 农历九月十二 武当山,中国道教圣地,又名太和山、谢罗山、参上山、仙室山,古有“太岳”、“玄岳”、“大岳...

  • 武当山

    武当山,又名太和山、谢罗山、参上山、仙室山,古有“太岳”、“玄岳”、“大岳”之称,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之一。位于湖...

  • 十一字联(平水韵)

    千古屈原,天问离骚千古赋。 永存正则,九歌惜诵永存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太岳古芳随风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vqnz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