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对外服务,也算是巧了,本来想着通过什么途径去主动找人来服务的,总觉得太刻意或太正式不合适,正好机会就自己找来了。
一次是我比较要好的一个同学跟我聊,之前也跟我简短的聊过,之后她反馈跟我聊天精神丰富了,我也蛮开心的。这次她是带有主题的,跟她婆婆的关系,正好那段时间她自己脚崴了,行动不便,还要带一岁多的宝宝,她婆婆感冒不去医院不吃药,整天叹气,看得她特别难受,也特别生气,对她婆婆有一些不满,在听她讲的过程中,能感觉到她那股强烈的不满和委屈,她自己行动不便本身是需要关怀和照顾的,这个时候是需要婆婆支持的,可是婆婆有自己的行为模式,婆婆叹气,她觉得是给她看的,所以她难受得不行,我猜测,她对婆婆叹气的情绪可能跟她原生家庭有关,不过我没有去提这块内容,只是听她讲,去理解她,帮助她看到自己的需要,也没有用什么技巧,毕竟不算是专业的心理咨询,我们两个本身也比较熟悉,我能陪伴她听她诉说给她一些安慰和支持也就够了。
第二次是单位要求的,每位党员联系一位学生,对学生进行辅导帮助,从辅导员处了解的情况,我联系的学生比较懒散,纪律性不强。给学生打电话约谈,感觉到学生搞不清楚状况,也不是特别有意愿,但还是跟他约了时间,还担心他会不来,结果他准时到了,我请他坐下,并倒了一杯水,说突然这样叫他过来是不是觉得有点奇怪有点突兀,他不好意思的笑笑,之后进入谈话,这个谈话还是有点吃力的,我自己也有点紧张,有点找话题的感觉,我问学生有什么困难,学生说我没有困难,我随遇而安,怎么样都可以,但是从他整个人的状态能感觉到缺少年轻人的活力,也没有积极向上的精神劲儿,整个人感觉比较沉闷,我问他平时怎么打发时间,他说就打游戏睡觉,不然不知道怎么打发时间,在跟他聊的过程我没有说教和评判,在后面问他有什么问题时,他讲了关于实习的事情,我感觉他还是在关心就业的事情,借机跟他讲现在多为以后积累。这个谈话我知道不会有实质性的效果,但是第一次谈也算是建立了一定的关系,有待于下次继续。
最后,李老师组织的读书会有两次线下活动,我也算是辅助的,一般跟着学习一边服务,这两次线下体验对我自己也是蛮有收获的,有倾听练习、角色扮演,也有写信回信,每次也都有不同的觉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