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传递有两种方式:冒泡与捕获。
事件传递定义了元素事件触发的顺序。 如果你将 <p> 元素插入到 <div> 元素中,用户点击 <p> 元素, 哪个元素的 "click" 事件先被触发呢?
在 冒泡 中,内部元素的事件会先被触发,然后再触发外部元素,即: <p> 元素的点击事件先触发,然后会触发 <div> 元素的点击事件。
在 捕获 中,外部元素的事件会先被触发,然后才会触发内部元素的事件,即: <div> 元素的点击事件先触发 ,然后再触发 <p> 元素的点击事件。
一般的,事件分为三个阶段:捕获阶段、目标阶段和冒泡阶段。
(1)捕获阶段(Capture Phase)
事件的第一个阶段是捕获阶段。事件从文档的根节点流向目标对象节点。途中经过各个层次的DOM节点,并在各节点上触发捕获事件,直到到达事件的目标节点。捕获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传播路径,在冒泡阶段,事件会通过这个路径回溯到文档跟节点。
(2)目标阶段(Target Phase)
当事件到达目标节点的,事件就进入了目标阶段。事件在目标节点上被触发,然后会逆向回流,直到传播至最外层的文档节点。
(3)冒泡阶段(Bubble Phase)
事件在目标元素上触发后,并不在这个元素上终止。它会随着DOM树一层层向上冒泡,回溯到根节点。
冒泡过程非常有用。它将我们从对特定元素的事件监听中释放出来,如果没有事件冒泡,我们需要监听很多不同的元素来确保捕获到想要的事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