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自然的人化或人化的自然

自然的人化或人化的自然

作者: 远飞遇见 | 来源:发表于2023-04-26 18:01 被阅读0次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人类作为自然一份子,万物之灵,在千百万年演化进程中,持续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而不断成长变化。   

    这种以大自然为主导,人类认识并改造自然,人与自然的水乳交融,贯穿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漫长进程,是客观存在的、相互脱离不了的天地规律。

    这些交互作用与成长变化不单单影响人的生理健康,对人心理情绪的影响也非常明显。

  (1)阳光日照时长(强弱)影响人的心理情绪。

    通过学习了解到,人体内血清素和褪黑素两种物质的分泌,与人的情绪息息相关。四季更替与天气变化,尤其是阳光强弱与时长直接影响了那两种物质的分泌,也就左右着人的心理情绪。   

    据了解,血清素含量,晴天高于阴天。血清素是天然的情绪调节剂,若分泌不足,会让人情绪低落,提不起精神,注意力难以集中。比如,阴天、冬天日照不足时,都会导致人的情绪状态不佳。

    又了解到,褪黑素白天分泌少,夜晚分泌多。褪黑素可以促进睡眠,调节时差与免疫力,并能够消除紧张压抑情绪。比如,人们在秋冬季节就不愿起床,白天易昏昏欲睡,因为生物钟不能及时适应日照变化,易导致生物节奏紊乱和内分泌失调,甚至可能造成情绪和精神状态不佳或失常。

  (2)气候温度(湿度)变化影响人的心理情绪。

    有研究发现,生活在寒冷地带的人更容易产生抑郁情绪,生活在炎热气候中的人易出现暴躁和过激行为。

    有统计显示,暴力事件发生较多的时候与当地的高温状态相吻合。据查,在炎热天气里,人的血浆易增多,血液稀释,血红蛋白相对减少,易产生情绪不稳。

    查资料得知,在气温超过35度,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环境对人的情绪调解中枢的影响作用显著增强,人会感到心情烦躁,容易冲动,可能因小事大发脾气,这就是所谓的“心理中暑”。

    而到了冬季气温下降,日照变短,因寒冷致户外活动减少,人体新陈代谢功能抑制,易导致抑郁症。这在心理学上俗称“冬季心里感冒”。

    据了解,低温、干燥、较高气压,对冠心病、高血压、哮喘等有影响,引起情绪低落,或产生恐惧心理。

    看来,过高过低的温度都会对人的情绪变化产生影响。

    (3)风景色彩变换影响人的心理情绪。

    人言:颜色是人体和内心之间的桥梁。我们日常生活中都能感觉到,自然环境四季景色的变化带给人们视觉上的刺激,确实能够冲击到人的生理、心理与情绪。

    据了解,色彩还有一定的保健、康复作用。比如:

    红色可以刺激神经系统,增加肾上腺素分泌,促进血液循环;

    橙黄色有助于克服疲劳、抑郁,改善、消除紧张、犹豫、惊恐和害怕的情绪;

    黄色可以提高警觉性,有助于集中注意力;

    绿色有助于消化、缓解眼睛疲劳,起到镇静作用;

    蓝色具有降低脉搏和血压,稳定呼吸、平心静气的作用;

    紫色可以刺激组织生长,有助于消除偏头痛等疾病。

    总体来说,春夏,万物复苏,郁郁葱葱,人的心情随景色变化会有蓬勃生机之感;

    秋冬,天气日冷,草木凋零,色彩黯淡,易引发伤感忧郁之情。

    总之,自然界多彩多姿的植被,江河湖水的变化,天气阴晴,以及云彩流转等等。都在潜移默化影响着人的情绪变化与身心健康。

    (4)季节变化也影响人的心理情绪。

    从季节角度来看,据查,夏季约有10%的人易情绪失控,频发争执与摩擦。这和夏季闷热有关,高温潮湿引起身体不适,生活作息规律也会打乱,易产生较大心理压力。

    据了解,一般在春、秋、冬三季,抑郁症患者比平时要多。

    春天是抑郁症高发期和危险季节,春季日照和气温变化较大,容易影响人的情志,导致心理脆弱多变,正如俗话说的“春天孩儿脸,气候常多变”。尤其是在春季阴雨天容易抑郁,这叫“春天抑郁症”。

    秋季抑郁症也是多发,皆触景伤情所致。

    研究表明,在冬季30%的人会感到困倦和情绪低落。

    以上这些情绪问题被称为“季节性情绪失调”,对环境和气候格外敏感之人尤甚。

    另外,还有水质与空气污染、睡眠不足、居住条件差等等因素都会影响人的心理情绪变化。

    《黄帝内经》上也讲到:干燥的天气易伤肾脏,偏热偏寒的天气易伤心肺,多风大风天气易伤肝脏,湿寒湿热天气易伤脾胃。

    可见,大自然的风吹草动都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人身健康状况自然会影响到人的心理情绪变化。

    通过学习了解,个人以为,我们要进一步增长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与能力,并把这种和谐共生作为一种信仰、一种原则,自觉贯彻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全过程始终。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自觉建设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在与大自然的关系上,任何人都无权拥有私利,任何人也不能凌驾于大自然之上。

    从根本上来讲,人在大自然面前,还是处于“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的被动境地。

    这种小角色、低地位虽然尴尬,但是客观规律不容违背,现实面前必须实事求是。人虽然号称自然之精灵,但终归是大自然的儿孙。

    那么,我们如何控制、克服、调节、优化?人的能动作用,不是对自然能做什么,而是对自己能做什么;不是要把自然怎么样,而是要把自己怎么样。

    个人以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应当阳光起来、运动起来、丰富起来、规律起来、自然起来,我们的生活自会美丽起来。

    让阳光照起来,吸收能量,代谢排毒。没事多晒晒太阳。日照时长的变化才是影响情绪变化的主因。

    经常运动起来,强身健体,修身养性。根据自身情况,适当锻炼、健身、跳舞等,适当爬爬山、走走路、跑跑步等。

    把生活丰富起来,放松心情,保持愉悦。比如,多到户外活动,适当出去旅游散心,在日光充足和空气新鲜的地方多走走;又如,多看书学习,听听音乐,练习绘画书法,培养点爱好特长;再如,减少独处,多参加社交、朋友聚会等集体活动。

    把日常生活规律起来,养成良好习惯,健康作息不任性。比如,睡好觉,不熬夜、不缺觉。又如,调节好饮食,摄取富含能量与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多吃有利于降低胆固醇、代谢脂肪的食物,多吃高蛋白低脂类食物,多吃促进机体代谢的食物,多吃兴奋提神的食物等等。

    亲近自然,顺应自然,保持理性。关键是要与大自然多接触,多融入,从大自然中吸取能量。

    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及能量交换,不断在促进“自然的人化”,或“人化的自然”。

    与大自然和谐,我们精神愉悦。

相关文章

  • 景观设计中植物的运用

    人源于自然又回归于自然,景观是人化自然,植物拥有绿化、清新空气,美化环境的作用,植物作为表现自然的重要介质,在对...

  • 对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研究(五)

    随着人类对自然的能动改造运动的进行,我们可以把自然分为人化自然和天然自然,其区别就是是否纳入人的活动范围...

  • 潇潇

    相遇曾经人化仙,分别裙影在眼前。 天地自然落情意,祈愿相见莫相连。 ...

  • 《我不是药神》:我们为什么热衷于造神

    神,释义为高于自然规律,能够直接或间接对物质世界产生影响的主宰。神可以是人,也可以是自然物质的拟人化。 最近一部现...

  • 小主人报 | 徽州文化研学之旅第六天

    Day 6 | 园林制作体验(耐心、团队沟通协作大考验) 园林是“第二自然”的时空艺术,是自然的人化。7月20号,...

  • 智能化仓库架构

    基于PLC,RFID的自动化与工业识别; 基于wms的智能管理; 无人化或少人化; 需求拉动,响应生产或订单; 支...

  • 曾经讨厌化妆的人,如今也搽上了粉底

    以前,我特别讨厌别人化妆,我觉得自然的脸才是最好的,尽管不是很漂亮。 我个人认为以最自然的面孔示人才是...

  • 《宝石之国》遥远的未来,坚硬的少女!

    拟人化在动漫界中越来越常见,水果拟人化、动物拟人化等等,比起这些常见事物的拟人化,宝石拟人化似乎更加有趣哦。日前,...

  • 人类的纬度

    1.人化自然的两大维度 人类灵魂生存在三重自然界中,这个理论表述形式,是我个人的研究成果。所谓第一自然界,就是我们...

  • 日更83:那些花儿——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

    单位种了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正值春暖花开的季节,美不胜收!偶得一款App,对着花儿一拍,瞬间就可以知道植物的名称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自然的人化或人化的自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vwvj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