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来自500强企业大学的校长曾经聊到他在招聘新员工时的一个方法。这些企业大学一般招聘的人数不多,但是对人的要求很高,特别是学习力,如何快速辨别呢?
首先,面试时跟应聘者聊一会儿,并加上彼此的微信。
然后,加上微信后借口要上厕所,到门后便打开这位应聘者的微信朋友圈,看他平时都发些什么内容。因为朋友圈能透露出很多的信息。这位企业校长说,通过看这些应聘者的朋友圈,他发现按照朋友圈内容来分,有三类人:
第一类,没有在朋友圈发过任何信息,或者是很久没有发。
第二类,经常发一些家长里短,晒娃、晒美食、晒旅游、晒产品。
第三类人,朋友圈有一长排的转发,而且都是直接转发,没有任何的点评或者观点。
第一类人,看不出他的学习能力怎么样,但是,可以谨慎的怀疑,他不注重自己的影响力。
第二类人,比如同样是晒娃,有些人一天发三次,每次都用九宫格,他觉得自己的娃太可爱,每张图都不同,但是别人看起来根本没区别。另外一些人,就晒得有趣味,别人爱看,并真心的点赞。这两类人在表达时的区别就是是否考虑到观看的人的心理的。
第三类人,对他来说,感动很容易,但是要他输出很难。
那两个多月的应聘中,他面试了近百人,发现第一第二类的人比较少,最多的是第三类人。最后,他录取的两个人朋友圈是怎么样的呢?就是经常会在朋友圈发表一些自己的思考、经验和应用。
看来,学习力真的是一项非常稀缺的能力,如何提高呢?赵周老师的这本书《这样读书就够了-个人学习力升级指南》就告诉了你秘诀----把知识“拆为己用”。
赵周,拆书帮创始人。拆书帮是中国最大的非营利性学习爱好者组织,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关联经验,聚焦实际问题的解决。至今已培养出1100多位拆书家,深度影响数十万人的学习与生活方式。
《这样读书就够了》一书就告诉了我们,“如何把知识拆为己用?”可以从三方面入手。
一、抛弃“干货式”学习
现在互联网流行一种病,就叫做“收藏干货”。比如,半小时带你了解一本书的精华;不用看书,看这张思维导图就够了;100条人生哲理,值得你收藏。这些知识,一看之下,好像就是晒干的鱼干,包装精美的燕窝,看起来富含营养,但是这样你咬不动啊,你总得加水,加调料一起烹制,才能成为美味又营养的佳肴。要不然,你就只能把它收藏在冰箱里,等过哪天过期变质就扔掉了。
上次我们训练营在讲到如何写书评时,提到六要素,这六要素就是干货了。但是对于这些干货,你能消化吗?比如第四点,“逻辑主线”。从这四个字,你怎么去理解?
然后,老师讲了一个自己的例子。
以《会赚钱的妈妈》为例,我看完这本书的立意是什么呢?
立意是:社会竞争如此激烈,如何避免成为又穷、又忙的“穷忙族”?
我梳理出来的逻辑主线就是:做好职业规划,找到适合自己的完美事业;增加被动收入,扩大收入渠道;做好时间管理,避免一天到晚都在忙忙碌碌;如何投资自己,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如何找逻辑主线,我的方法有点简单粗暴,就是根据自己的立意,从书里找到相关的答案,然后再把这些答案按照逻辑顺序梳理一下。
你看,省去的恰恰是最有可能帮助学习者内化和应用的东西,留下的是最不值钱的核心知识。
二、培养全新的思维模式
从小到大,如果你向父母提出问题,父母很多时候会直接给你问题的答案;小学老师会要求你背诵公式和课文;中学老师会要求你揣摩作者的意图。像这样的学习,学习者更多的是停留在知识的记忆上。是一种以知识为中心的思维模式。
但是,我们是否有思考过,比答案本身更重要的是不断思考和深化自己的提问,比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尽力消化和应用学到的知识。这就是我们应该培养的以应用为中心的思维模式。
我们要培养以应用为中心的思维模式。可以从两方面来入手。
1.学会提问
比如:孩子这次考试成绩不好,沮丧的把试卷递给家长,有的家长会说“怎么考成这样?我都经常叫你不要看电视,多学习,你都听到哪里去了?”而另一些家长会说“这次确实比之前的成绩下降很多呢。不如我们一起来找找是什么原因吧?”这样的引导,孩子会意识到自己考试之前经常看电视,而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太少。
虽然“结论”是一样的,但是第一种家长的做法直接戳中要点,给了孩子正确的答案,可是孩子可能不会认为你说的是正确的,还会起逆反的心理。
而第二种家长的做法,是跟孩子进行了有效的沟通,提出“怎么成绩会下降,有哪些因素影响?”他不给你正确答案,而是引导孩子去反思、追问。
2.学会回答
小孩子认识世界,会从提问开始。比如“小鸟为什么会飞啊?”作为家长,你会怎么回答呢?“因为小鸟有翅膀啊。”也许这就是你给了的所谓的正确答案。但是有些小孩可能还会问“为什么有翅膀就会飞呢?”作为家长,你如何回答就很重要了。有的家长就直接敷衍了事;有些家长会以此为契机,追问孩子“你知道为什么有翅膀就可以飞吗?”然后引导孩子去思考,可以陪孩子去找资料,了解其内在的原理,还可以联系到我们常见的飞机。这样一系列的引导,给予孩子的不只是正确的答案,而是一种正确的思考。
正确答案似乎满足了好奇心,实际上是把学习者探索未知的热情转化成了记忆事实性知识的苦差。
在现代社会,很多人老觉得自己欠缺知识,对学习有焦虑感,因此成了“囤课”族,觉得买了课,好像自己就能把这些知识拥有,以作为自我安慰。其实,他们缺少的不是知识,是如何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图 / 网络三、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提到知识体系,很多人认为就是把书的结构、专家的逻辑和学科的体系搬到自己的头脑中。这是书上的知识体系,跟自己的知识体系是一样的吗?
有的人遇到挫折的时候会说“我只想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安稳生活”,明天看到鸡汤文激起斗志又说“人生就应该轰轰烈烈,有一番成就。”
林语堂说某些中国人“得意时信儒,失意时信道,绝望时信佛”,也正是此意。这不叫“把知识拆为己用”,只能说是拿来为自己做出的选择或行动进行合理化的辩护。
这样的人都是没有自己的知识体系的,都没有真正的学习。他们的知识再多,也犹如一盘散沙。沙粒堆得再多,也难以成塔,只要风雨一来,随时都有可能坍塌。
现在是自媒体时代,你会发现,很多做得好的人,都有自己的知识体系。而他是怎么建立起来的呢?
我们很熟悉的张萌萌姐,她刚开始的“1000小时小树林计划”,开启她的目标管理之路。后来她学到SMART原则,联系自己的经验,把SMART原则运用在自己的实践中并总结了一套自己的经验方法,最后根据自己的亲身实验和总结反思,开启了多门有关的课程,以帮助其他学习者解决问题,促进他们的目标实现。
这就是形成自己体系的一个过程。开始接触到一个知识点,先追问和反思经验,然后分析和整理信息,最后把它内化和应用。这样,知识才是你的,而不是书中作者的。通过这一个过程,相当于你接收到一盘散沙时,用粘合剂把这些沙子按照他们的位置慢慢粘合起来,构成自己坚硬的堡垒。
小马过河的故事我们都知道,小马驼着粮食准备要过河,不知道河水的深浅,就跑过去问牛伯伯,牛伯伯笑着说“不深不深,才到我的小腿。”小马听后准备趟过河里,小松鼠马上制止它说“小马别下去,这河可深了。”小马不知道听谁的好,只好去找妈妈,妈妈跟它说,我们一起去看看。小马试着一步一步自己淌过河。这时它才明白,河水既没有牛伯伯说的那么浅,也没有小松鼠说的那么深。只有自己亲自试过才知道。
毛主席也说过“你要知道梨子的味道,就要亲口尝一下。”知识不是点赞、收藏、转发就是你的了,只有你把它应用到实践中,与过往的经验相结合,总结并能通过输出的方式来影响其他学习者,才是真正有属于自己的知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