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囊"里的嘶吼
在我真的铺开纸握住笔之前,我是不知道自己要写下什么的,甚至是此刻。只是脑海里有个迫切的声音"我要记录,我要记录"。实际上这种感觉不是第一次了。这是我第二次写读后感,当然除去写作文的时候。
真正的读后感,是当你看完一本书后,迫切想要嘶吼出来的文字。这是我第二次有想要嘶吼的心情。当然不是说我曾读过的其他书不够好,可能是我还不够理解它们的深意,连嘶吼都无声。如东野奎吾的《白夜行》,是我一口气读完的好书。可读完后有深深的压抑感和好像就应该是这样的混合感觉,不停地撕扯我,让我只能一次次地深呼吸。隐隐地好像抓住了什么,却又无从抓起。我知道,我没有理解透彻。而我今天要说的书,也不能说我完全理解透彻了,可那某些文字带来的触感和共鸣,是真实存在的。
其实在读《皮囊》之前,我是在看《自在 独行》的。可能是贾平凹的文字虽然通俗易懂,但表达的意思总让我有点模糊和生涩。所以在读了一半的时候,莫名有种引力牵引着我。而在读《皮囊》的序时,我就知道,我被俘虏了。
"不管这具皮囊是什么质地,它包裹着一颗心。人生或许就是一具皮囊打包携带着一颗心的羁旅。"
"这颗心很多时候是睡去了,有时醒来。心醒着的时候,就把皮囊从内部照亮。"
"荒野中就有了许多灯笼,灯和灯由此辨认,心和心由此辨认。"
"《皮囊》是认心,认人的书。"
是的。认心,认人。
从开始到读完这本书,我翻开过5次,至少有3次眼泪在打转。眼角的酸涩感促使我快些读下去,却又有想要一字一字咀嚼的心情。自相矛盾,又理所当然。
文里的"阿太"的思想开明得不属于那个年代,阿太说"肉体不就是拿来用的,又不是拿来伺候的"。我才知道,太多道理不是文化程度高便懂得多,太多道理就在生活中,就在老辈的话里。阿太的话让作者明白:我们的身体本多轻盈,都是被这肉体和各种欲望的污浊给拖住。也让我明白。
相对于对阿太这个"活得明白的老人"形象的较少篇幅,作者对"母亲"的描写更加细致却又单一。细致的是母亲的表情,动作,心理活动都清晰地一一呈现。有时读着读着甚至脑海里就有个那样可爱的母亲。单一的是,大篇幅说的都是母亲对父亲的爱情。即使母亲对"房子"有着那般的热切和执着,也是建立在对父亲的爱情之上。可爱的母亲用她对父亲执着的爱将她骨子里的倔强表现的淋漓尽致。
如果说"母亲"的倔强和爱曾一度让我红了眼眶,那"父亲"的"懦弱"和孩子气更是让我哽咽。遇到解决不了的是事后父亲回老家做了一个又一个生意,一次又一次失败,直到中风、残疾。让我挥之不去的是作者描写父亲刚刚残疾那段时间家里的生活。"在父亲刚回家的那几天,家庭的所有成员似乎都意识到,自己是在配合演一出戏码。戏码的剧本不知道,但中心主旨是传达一种乐观,一种对彼此对未来的信心。揣摩各自的角色和准确的台词"。这应该是一种对疾病的无奈和对现实的反抗吧。试图在这样的戏码里演出真实。父亲努力真实地想要康复,却又在一次次徒劳中,被疾病击垮。"他就像是一个等待着随时被拉到刑场的战俘,已经接受了呼之欲出的命运"。我想该是悲壮又解脱的心情。
在我决定看着本书的时候,推荐这本书的博主其实在介绍时是以亲情为主线的。而当我真的看着本书才发现,前半部分是亲情,后面是关于小时的玩伴、大学同学、工作中的朋友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嗯。。后面的部分不够催泪,但往往令我停顿、提笔。选几个当时我在书上做的笔记吧:
这个世界,原来从不缺有想法有梦的人。一如小镇姑娘张美丽、香港阿小,又或是天才文展。可谁也不知道时过境迁后的梦在哪,破碎成什么模样。哪怕幸运的圆梦了,也会发现,梦和现实一样,还是会有无奈和迷茫。我们也许只是在梦和现实之间不停转换。然后,分不清。
哪里有真正的绝对的自由。那些看上去自由肆意的人生背后,往往是一次次的自我约束和卑微妥协。你想要的,无论什么,从来都需要代价。
城市被规划成人们眼里城市该有的样子。类似的街道,类似的霓虹灯,类似的大型商场建筑。从城市的这一边穿梭到另一边,或许在某个瞬间,有种恍然,一直就在这的错觉。。
人生这场旅行,我们曾路过多少次人和故事,又曾被多少人路过。可能某个拐角,你路过别人的泛红眼眶,又曾在某个街尾,被别人路过你的茫然无措。可是这个快节奏的世界里,谁的脚步不匆匆,路过了也就过了。不曾停留的人可能是有事匆忙,又或许是他给你的善意––不介入你的故事,不揭开你的伤疤。也有递给你纸巾却一声不吭就走开的路人。可能就在那个瞬间,不相信美好不相信世界的你,被救赎了。
有多少故事,被时光掩埋,又有更多的故事正在萌芽。。而我们的人生,也只是别人口中的某个故事。我们能做的,是让别人口中的故事更精彩点。
……
有一万个读者,就有一万个哈利波特。但我想,作者要表达的,和千万个读者感受到的,终归还是有些共鸣的。因为能引起共鸣的文字,才是值得读的好文字,才是不孤独的文字。
总有一些文字,代表你的心跳。我期待一样的频率,一样在生命里张扬地律动着。
"皮囊"里的嘶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