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一篇正经的总结。
因为这是我 6 月的随笔。
又回到了大家熟悉的简兮,有没有?
我是 2016 年 2 月 29 号创建的简兮,当时我23岁。今天是 2023 年 7 月 1 号,现在我30岁。
从 23 到 30,这过去的 7 年里:
我选择了共度一生的人,所以我留在了北京,有了一个家。
我选择了2份好工作,是别人口中让人很羡慕的工作。我接过Amazon, Lenovo的 Offer, 拒绝过Apple 的 Offer,我从一个 specialist 升职到 Sr.再到manager, 然后 30 岁的时候裸辞了。
自从辞职后,有了大把的时间来想东想西,对自己的认识也更深入。
![](https://img.haomeiwen.com/i141374/c6b454082c72e5eb.jpg)
1
我是一个高度敏感的人,自我压力过大的时候脾气很差;有自己的主意,行动力强,认定就去做,自己撞的南墙才是南墙;专注力优秀,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时,比较容易进入心流。
还有就是手跟不上脑子。这些天,每天晚上躺在床上,脑子里的念头,就像千军万马向我奔腾而来;也像被海浪推动的岸边海草,不停地往岸上涌;更像是夏天池塘里长得很高的杂水草,压都压不下去。
然后我就让它们疯长,这摸一下,那看一眼,躺在那些包裹着我的念头里。
花了 2 天将微信跟微博我发过的所有内容看了一遍,觉得自己真是个分享欲爆棚的人。
初中开始交过江苏的笔友,写过几十封信;高中写了好几本交换日记;大学写过 200多篇空间日志;然后出国留学折腾过荔枝 FM 的播客;回国开始鼓捣微信公众号;工作以后因为一些自己的顾虑,分享基本暂停。
嗯,很好,都没坚持下来,不然我应该也早火了吧。哈哈哈。
边看边觉得,真好,我还留下了这么多的东西,让现在的我再回头,了解当初那个别扭又心思敏感的自己。
2
其实我有点不明白 30 岁应该是什么样子。
朋友圈怎么就都变成 3 天可见只有点赞了,微博怎么就变成吐槽的地方了,QQ 怎么说不用就不用了,里面 5000 多张的照片,就像读书跟工作的分割线。
是啊,大家要养家糊口,要持续进步,要过好自己的小日子。
但我们首先是我们自己,然后才是由我们构成的各个组织,对吧?
我问过很多人一个问题,你害怕死亡吗?
绝大多数人会说,没想过,要不就是,想这些干嘛。
郭翠翠说,她很怕,一想就睡不着,害怕到心跳都不一样了。
我也一样,这个问题是小学时候我一个人晚上在家睡的时候就开始想的问题。那个时候,害怕第二天醒不来,我会把CCTV5 调出来,放个声音陪我,让我别睡着,经常就会看到那个很多种颜色构成的圆形无节目画面。
其实长大了也会想,坐在宿舍旁边天文台往下看爱丁堡的时候会想,清明节回不了家的时候会想,考虑辞职的时候会想,晚上睡不着的时候也会想。
看到过别人缓解这个问题的方法,拿出一张宇宙图,从1个人,到1个城市,到 1 个国家,到地球,到太阳系,到银河系,到再往后的宇宙,你看,人多渺小啊,沧海一粟,有什么好值得害怕的呢。
不管是多少岁的我,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但我可以决定,选择什么样的生活,不管是 30 岁的生活,40岁的生活,甚至 60 岁的生活。
嗯,自由热烈地生活。
![](https://img.haomeiwen.com/i141374/50c39ae4047776f9.jpg)
3
在过去的 6 月,我写了大概14,000 的字,其中4篇公众号文章大概 4,200 字,剩下的都是学着写的小说场景。读了 4 本书,注册好了 ChatGPT,新增了 22 个关注。
简单的数据总结是以上。
但其实阅读量不高,我想了很久,觉得是因为,之前定的新形式,不自由,把我束缚在那几个框里,就像是一个精心装扮过的人,人还是那个人,内容也不变,但却不生动。
所以我决定,管他什么垂直定位,统一版式,那些加上去的塑料膜,都去掉。
我还是那个我,分享的是那个什么都想分享的简兮,记录的是那些随处可见随手可分享的小情绪。
什么视频啦,图片啦,文章啦,碎碎念啦,漏掉的过去几年啦。
所以期待一下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141374/7e5fde079b0f8eb4.jpg)
在这篇总结的最后,我想感谢陪伴着简兮的每一个你。
我始终觉得,你是什么样的人,你周围吸引过来的人,也是什么样的人。
所以,我们一起自由热烈地生活吧!
记住,
是自由!热烈啊!
下次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