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谈谈“识”美

谈谈“识”美

作者: 云清燕 | 来源:发表于2019-02-27 16:29 被阅读618次
图片来自网络
世界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奥古斯特·罗丹

世间万物,无物不美,而我们却往往“有眼不识泰山”,与“美”擦肩而过。

擦肩而过而不能“发现”,是缘于“不识”,之所以“不识”,是因为不“懂”。

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卖椟矣,未可谓善卖鬻珠也。
        ——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买椟还珠的故事,本意是告诉世人,这个楚人不识货,不懂“珠”之美,才会舍珠取椟。

可换一个角度来看,这个楚人不过是根据自己的审美观,选择了自己“懂得”的“美”而矣。在他的眼里,“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的木兰雕成的珠宝盒子更美,其美的价值远远超过了盒子内的宝“珠”。

由此可见,对于“美”,一千个人的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的心里,就有一千个审美标准。

符合自己审美标准的,就是好的,美的。谁又能说谁的审美观更美、更高级呢?

再比如,几百年来,世人对《金瓶梅》的评价简直是霄壤之别,清初学者申涵光批判它“丧心败德”,是“古今第一淫书”。而明朝的文学家袁宏道则称赞《金瓶梅》是“云霞满纸,胜于枚生《七发》多矣!”

文艺作品的创作,都是作者把自己心中认为美的东西诉诸于文字、音乐、书画等,藉此表达出自己对世界、对生活的看法,对美的理解。

这种“美”的传递,由作者始,由受者(读者、听者、观者)终。也只有“懂得”的受者,才能收得到,接得住。否则,就是对牛弹琴,牛嚼牡丹。

经典的文艺作品,之所经过漫漫岁月的洗礼而留传下来的,应该都有其“美”之所在。

那么,什么是“美”呢?什么值得我们传递?值得我们“发现”并接收?

凡是美的,对于你来说,一定是独特的,能让你的眼晴一亮,心里一动,让你的耳朵、鼻子有分外的享受,会给你带来独特的人生体验。

美的东西,对于你来说,可以是久远的,从小喜欢到老,一成不变。也可以是变化的,朝秦暮楚,新欢代替了旧爱。

世间万物,存在,就是美!你识与不识,懂与不懂,机缘而矣!

相关文章

  • 谈谈“识”美

    世界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奥古斯...

  • 识美

    美给人的直接认识就是映入眼帘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感受,是人人自然面对的艺术。 美最容易让人心旷神怡、心情舒畅,见...

  • 谈谈通识教育

    之前对这种教育形式有所耳闻,但只是停留在字面上的知道。吴军老师在第六章的一番解读,又让我对这种教育方式产生了好奇。...

  • 谈谈“美”

    说到对美的追求,如果不是因为意外看到关于美的演讲,那是中央美术学院校长谈到的美,听完他的演讲,内心深处已经埋藏在心...

  • 谈谈美

    从朱光潜老先生的谈美,来谈谈快感。 罗胖今天有一句,说:每个人都有追求快感的权力,但不是每个人都有维持快感的能力。...

  • 谈谈“美”

    “美”这件事儿,各有各的说法。 情人眼里,另一半最美;爱豆眼里,偶像最美;坐在整容室里,面前这个人最美。 此刻,娇...

  • 谈谈美

    文/咿朵朵 儿时玩泥巴捏成各种动物、小人儿,小伙伴们比较谁的最惟妙惟肖;玩沙子时看谁砌的房子最宽大方正;日落时的余...

  • 谈谈美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美不美?不美,家家门前都有这样的路,天天看,有什么美的。 枯藤老树昏鸦 ...

  • 谈谈美

    写下标题,脑子里突然蹦出“五讲四美三热爱”,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是一句经典口号,一次全民运动,也包含着对美的追求。 ...

  • 谈谈美

    "……怀民哥坚毅地猛撞高桥的飞机,和高桥同归于尽,这不是发泄他对高桥君的私仇。他和高桥君并没有私人的仇恨。他们只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谈谈“识”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whf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