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第101中学 杨敏杰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这样描述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所以,我认为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都应该努力为学生点一盏文化之灯,照亮他们学习、传承、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之路!
在传统文化课题研究学习中,我有以下一些经验体会:
首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素材。
“直从萌芽拔,高自毫末始。”语文教材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精心选择和编排的,都兼顾了文学作品的质与美,很多都是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作品。所以语文教材本身就是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第一手资料。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优秀文化素材,营造诗意的语文课堂。
例如,上完《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后,可以上一堂以《古代仁人志士的家国情怀》为主题的文化课;学习完《寡人之于国也》后可以探究一下古人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学习了《逍遥游》,可以思考古人与自然的融合……
古典诗歌就更是传统文化的绝佳载体了,其中很多传统文化素材值得我们探究。我印象很深刻的是我们学校张春妍老师曾做过一个微课,她以杜甫《秋兴八首(其一)》为例,赏析了“捣衣”这个意象,她从由疑问入手,找出人们对“捣衣”错误的认识,让学生全面理解“捣衣”意象的内涵,了解“捣衣”意象的流变,委婉曲致表情达意的审美倾向。通过“捣衣”意象的理解,重新深入理解《秋兴八首·其一》诗歌中复杂的心绪,不单只有思乡的情怀,还有家国的感慨,个人际遇的感伤。
其次,努力培养学生广泛阅读意识。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离不开丰富的阅读积累。因此阅读教学应跳出应试的樊笼,引导学生在精读教材文本的同时广泛阅读课外优秀传统文化经典作品,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教师应鼓励学生个性化阅读,同时要注意在学生个性化阅读中起到纠偏作用。
例如,学习了苏轼的作品后,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林语堂《苏东坡传》;学习了《荆轲刺秦王》后,我们可以推荐阅读朱鸿《夹缝中的历史》;学习了柳永的词作后,我们可以拓展阅读梁衡《读柳永》……
这些拓展性的阅读,不仅可以深化学生对教材选篇的理解,更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底色,进而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
再者,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语文课堂教学必要的继续与补充、扩展与延伸,它能使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以及语文能力得到实践上的应用,能帮助学生更有效地深化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促进中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我曾在高一班级开展过《经典咏流传》实践活动,这次活动最初源于我上诗歌单元时无意间向学生推荐了央视节目《经典咏流传》,几天后,就有一个男生兴高采烈地跑来说想在班里唱诗文。我同意后,男生唱了《蜀道难》,其他学生反响热烈。于是我就产生了设计“经典咏流传”活动的想法,确立活动主题后,学生们都很积极,热情高涨,在班级表演时,学生们全神贯注聆听,给彼此送去很多掌声。课下,学生纷纷表示用这种方法记诵诗文,效率大大提高,觉得以前那么难背的诗文原来也可以唱得这么美!
学生在演唱中既掌握了经典诗文背诵,又提高了审美情趣,还在讨论交流中对传统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高三时,我还开展过《讲述历史典故,传承中华文明》活动,考虑到高三年级学习时间紧张,课堂时间有限。大型的需要花费学生很多时间去研究探索的活动并不现实,高三学生本身需要进行成语专题的复习,成语又有很多是来自历史典故,饱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特色,于是,决定采用课前三分钟演讲的形式让学生自己选择熟悉的中华历史典故,介绍给同班同学。既不会给学生课业造成太大负担,又能在复习成语中,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我们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又为检验效果,设计组织知识竞赛。
德国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我认为这就是感染的力量,我们也可以采用生活中喜闻乐见的方式去播撒传统文化的种子,等待它慢慢遍地生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