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读过小说《说唐全传》的人,对书中几个主要人物一定印象特别深刻。除了秦叔宝、程咬金、尉迟恭、罗成,还有一个令所有读者扼腕叹息的单二哥单雄信。
单雄信原本是位庄主,身居山东绿林总瓢把子,为人仗义疏财,好交友。
秦琼落难时,曾受到单雄信的数次接济;在秦琼身犯命案时,也是单雄信大力斡旋,方保得一命。
可以说,单对秦有再生之恩。自此后,二人结为生死兄弟。
但接下来时局的变化改变了一切。秦琼的儿时伙伴程咬金因涉嫌劫皇杠被官府通缉,身为捕头的秦琼为了保护兄弟而受株连。单雄信又因为秦的介入也卷入其中。之后,形势所逼,众人于瓦岗寨聚义反隋。
瓦岗寨上,单雄信虽然算不上头等人物,但因寨中各位好汉以前深受其恩,所以在瓦岗寨内各位英雄对他尊敬有加。人皆称“单二哥”。
隋末,时势风云变幻,十八路反王,三十六路烟尘,各路人马一边反隋,一边扩张兼并。
唐王李渊最终成为一支实力最强的大军阀。这其间,瓦岗寨内部也发生了惊天变故,单雄信因与头领李密不和,负气出走,在机缘巧合下投奔了洛阳王王世充,当了王世充的驸马爷。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意气风发,比在瓦岗寨上风光多了。
而瓦岗寨的其他英雄如秦琼、程咬金、魏征、罗成等人在形势发展中对瓦岗寨的前途心生彷徨,一番权衡后,毅然投奔了唐王李渊。因秦琼对李家有救命之恩,所以李家对秦琼一干人恩宠有加。秦琼此时也算得上志得意满。
群雄逐鹿,王世充不敌秦王李世民,王世充单雄信双双被俘。洛阳王被杀在所难免,而处理单雄信时,李氏则较为谨慎,因为单雄信与秦琼等一班瓦岗兄弟都有旧恩。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得罪瓦岗这班得力干将。从心底里,李渊父子想招降单雄信。但情形却相反,李家伸出橄榄枝示好,单二哥却板下了冷面孔,并扬言誓死不降唐。最后是慷慨就义。
看官,这是为何?
书中自有一段缘故,原来李渊曾在楂树岗误杀了单雄信的大哥单忠。单雄信与李家有杀兄之仇。单为报兄仇念念不忘,先是在御果园追杀过李世民一次,还好被尉迟恭救了,之后,单雄信玩命独闯唐营。算是欺负到唐王头顶上了,但李家为了恩抚天下,收买民心,还是宽大为怀。
其实单忠系李渊误杀,单雄信应该明白,李家诚心招降,他也清楚。但单雄信却至死不肯原谅李家,难道说单二哥真是个榆木疙瘩?
在历史典故上,张绣曾杀死过曹操的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但曹操大人大量,还是收降了张绣,并结为知交。凌统与甘宁有杀父之仇,甘宁降吴后,凌统与甘宁有过几次冲突,但最终还是冰释前嫌。而单雄信也是一个侠肝义胆的人,他为何就不肯放下这段仇隙呢?
其实,单雄信誓死不降唐,从心理上透析,杀兄之仇只一个是次要原因。主要原因是缘于他与秦琼这班瓦岗兄弟的恩怨纠葛。
想当年,单雄信叱咤山东,是赫赫有名的大哥级人物,受各路英雄膜拜,心气很高那是必然的。贾柳店这班结义兄弟自瓦岗寨离散后各奔前程,又是单雄信最先得势,投奔洛阳王,还当上了驸马爷。而此时,秦琼一干人还在四处游荡,漂泊无依。从当时来看,单雄信比所有瓦岗兄弟更有前途。
然而,接下来单雄信却有两个想不到。
一是王世充与李世民一交手,就一败涂地。自己也跟着倒霉成了俘虏。想不到竟然是秦琼这班结义兄弟帮助李世民毁了自己的小王国和大好前程。昔日的兄弟转眼成今日的对头,这对他的精神打击真是太大了。
二是他觉得造化弄人,想不到自己投靠了王世充,却国破家亡。结义兄弟秦琼投靠了李世民,不仅当上了大将军,还剿灭了自己。这场兄弟间的博弈他真是输得太惨了。此时让他委身屈膝归附秦王,他已经没有勇气去面对昔日的那班兄弟们了。
历史就是一面镜子。于是,我们从单雄信的故事中得出了三个结论。
一,人生无常,世事如棋。一切都在变化之中,很多情况下,人的命运不是掌控在自己手里,它是由一个时代的大势所决定的。
二,如果一个人开创事业的起点开始就很高,基础就很好。这对于他未来的发展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三,人常言,下山容易上山难。那是形容走路。如果是生存过日子,由于面子和气节问题,反而是上坡容易下坡难。
仔细想想,世间的事还真是这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