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觉得时间很慢,我可以躺在家里玩一天的王者荣耀。
现在发现时间很快,一天不学习不进步,感觉都要被世界抛弃,毕竟世界发展太快。
只是感动下自己
前几天读到一篇文章说:
中国目前仍有超多的县乡镇,三线城市的小镇居民平淡如水,从来不会愿意主动学习和接受新知识。每天的生活就是上班下班,晚上偶尔吃个夜宵就很满足,晚上喜欢看逆袭小说。
“有了一门手艺就可以了,每天上班不喜欢换来换去老变动的”。他们不在乎正品假货,好用就行。口红可能是拼多多10块钱一只的,鞋子是几十块一双的,旧的牛仔裤是标配。电动车是最大的销量,几乎家家户户会有一辆。
他们对世界发生什么漠不关心,他们是旁观者。没有大的抱负,生孩就是这样一天天过。
转眼回到北上广的视角,充斥的又是各种励志故事,刻苦努力的人在一线城市里,加班学习到深夜,一个人陌生的城市孤独度过那成长中的岁月。
读来还是很深受感动的。看到别人的经历,才知道自己的故事不值一提,现在连自己都感动不了了。
我们想让自己的一生不虚度获得有意义又不愿意去花更多的努力,得过且过的每一天恰恰又是矛盾的。
朝着积极的结果去想
不够勇敢又过于现实,心里的恐惧不自信其实无处不在,怕出丑,怕犯错误。
因为总想到失败的后果就会导致犹豫而不敢去尝试,错失机会难于突破现局。
比如我社交场合碰到可爱的女孩子想去认识一下,然后会犹豫:可能会被拒绝,被身边朋友看到多没面子之类。
然后会出现第二个心理特征:给自己找理由认为自己没做错。
比如:认识了以后也不一定见得到面,她性格看起来和我不搭调,我现在自己的工作很忙种种。
这是我读《影响力》这本书知道的一个心理学:
人们总是愿意为自己做出的决定寻找一个合理的解释,来说服自己的决定并没有错。
很多时候,不懂得做自我检讨,不愿意接受批评。觉得是出丑,觉得很丢面子。
如果能够学会自嘲自黑,敢于放下面子,多用积极的结果导向做事情会容易突破现有格局。
我们应该重新审视一下自己,假想一下自己灵魂出窍了,第三人称看着前面这个熟悉又陌生的自己。看着装看举止,眼神茫茫还是目光坚定。
很容易看出自己的一个目前状态,你可以轻松找出自己需要改变的点,反思自己是否可以更热情,更积极。
懂得互惠原则
互惠原则无处不在,没有人有义务帮助你,不一定完全指金钱上的对等。所以呢你应该懂得如果下次需要找人帮忙了,记得提前给个苹果,那样成功率会大幅上升。
当然我没有说这个世界怎样冷漠,只靠利益关系,相反,我越来越发现世界上大部分人都是温暖的。
人生来就是群居动物,一个人的独处很珍贵,必要的社交也很重要,仔细想想会发现我们的社交往往还三两个认识的人相互聚在一起交谈,出去身旁没个熟悉朋友来聊天好像会显得自己好尴尬。
我们错失认识朋友,结交人脉的机会。
不知道多少人至今还没有一个明确的人生目标规划,比如在30岁前要获得多少财富,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为了这个目标怎样去做。
我不擅长举例子,但随便读一些名人传应该都知道尽早确定人生规划都是成功者应该做的事。
我知道很多好的文章都是大量的人物事迹来堆砌出来支撑论点,就算没有也会以常见的形式“我以前有个同学,我以前有个同事...等等来编造。
这样的文章富有可读性,就像读小说心里会自动把自己类比为其中男女主角,男主角逆袭了,各种艳遇开挂就好像自己一样爽,这种小说就是爽文。
让自己发光发热
其实很多东西和做运营做产品是一样的,真正还是看产品本身,靠口碑,靠用户真正获得的共鸣和参与感。好的东西始终会发光发热的,如果你还没有发光那肯定是你还不够好。
当产品水平都趋于极限,就看运营了。所以做人也一样,先把自己提升,在表现出自己的才能。
就好像写文章,如果我这篇文章直击你的心理,你肯定忍不住想要转发,因为写到了心理,戳到痛点或者引起共鸣。
人们做出的行为大多表明立场,炫耀属性。朋友圈各种性格解析,自己星座是个怎样的人,大都如此。
根据金字塔原理,我这篇文章通篇还是好像没有确立主基调,没有自上而下的梳理,好像是讲到哪写到哪。
想想写篇文章还是蛮难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