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我非常不喜欢这个时代的一些特征,比如信息的碎片化,表达主观性时的叠甲,艺术和审美的降级,平庸商品的过度营销,过度内卷的生存方式,社群的分裂,人际关系的持续疏离和猜疑链的放大,人们进入了一种情感饥渴和精神荒漠的处境。
我们迫切需要填充,又害怕被非我的经验所玷污,我们用心理饥饿的方式保护着自己心间的某一片领地,那里宁可空置着,也不允许它随意放置在这个时代已经被怀疑过的东西,人们带着深深的防备去审视那些郑重其事的人和事,却又不得不在一种情绪饥饿感的驱使下寻求各种降级的代偿,我们渴望饱腹却又害怕有毒的经验,害怕那些不断见证和验证的悲剧性。
所以我非常能理解今天的诸多现象,人们的生活太苦了,曾经那些保留着自己独立精神,完全不谄媚时代的东西开始被彻底边缘,现在的我们都渴望在情感上更加青睐和讨好我们的事物,无论是各种爽文爽剧,还是各大平台上和我们立场完全一致的声音,又或是那种半衰期极短,却又在歌词和旋律上非常讨巧抓人的乐曲,包括那些不再从机制和挑战性上去考虑,而是从数值和欲望上驱使的手游,还有那些可能会被曾经的我们视作低级无聊,但在今天却能在爬行脑的水平给你最原始刺激的视频节目。它们就像是一块又一块的成人糖果,它的甜度在以最粗暴的方式直接放大,或许只是因为我们越来越需要在退出那个残酷的生存舞台后给予自己一点甜蜜的奖赏。
这种感觉就像是人们已经在困难版的生存模式下经受了最严酷的考验,已经不需要在自己的私密空间再来更多的带着挫折体验的事情了,它最好全都是正反馈,最好没有什么学习成本,最好不要让我试着容纳异于我的观念和经验,因为所有这些都要消耗心理能量。
这些现象在短时间内不可能逆转,除非每一个人的生存处境得到真正的改善,除非每个人都体验到更多的安全、自由、时间的充足、试错成本的降低、被社会接纳度的提高、其他同类善意的增多,只有在那时人对于异样经验的涵容性才会提高,才会乐于去探索,乐于去接受挑战并把它当作更大的乐趣,那时候更多有自己独立个性的作品才能存活,才能被重新欣赏。
因为那时候的我们会更加厌恶短平快的东西,就像当我们状态好的时候我们并不太想刷太久的短视频,不太想超过2个小时盯着同一个没有信息密度的界面。我们的状态决定了我们的喜好,决定了给这个世界投放糖果的那些人的缜密考量,这是一种双向的匹配,是一个交互调节系统下的共同建构。
即便如此,在一种虽有悲观却也谨慎乐观的交织下,我还是热切期盼下一个游戏版本的大更新能早日到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