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的军队以战力强而出名,如明朝的广西狼兵、清末刘永福的黑旗军、冯子材的萃军。新桂系在李宗仁、白崇禧的经营之下,成为全国军阀部队中最精锐部队之一。但是内战内行,不代表外战也内行。军阀间的战争基本还是一战壕沟思维,桂军还没有这种思想转化,面对日寇陆海空齐全的立体战争,也缺乏足够的认识。[if !vml]
[endif]
淞沪抗战期间,桂军从本省出发派出了六个师分别去了五战区和上海战场。但是上海战斗却没派来国内四大空军之一的广西空军,立体作战无从谈起,地面桂系陆军把守的阵地,一见到日军施放烟雾弹,以为是日军放毒气弹,立即撤出阵地。第二天发现以后,再组织强攻想夺回阵地就没那么容易了,一个冲锋下来死伤无数,一周打下来伤亡近万。
作为陆军副总参谋长的白崇禧听到消息号啕大哭,上来的可是桂系中最精锐的部队,把桂军拼光了也难以战胜日军,当即下令撤退。桂系第七军的两个师参加的吴兴、长兴阻击战,伤亡过半也成建制撤离,上海和江浙战场桂系总伤亡两万余人。作为军阀中较有理想有规划的李宗仁、白崇禧本来是来上海抖一抖桂系威风的,打这一战后清醒了不少,他们的雄心是一争天下的。可以说如果桂系拼光了,他们什么也不是了。一个五战区一把手,一个国军参谋长,后面的仗说什么也不能让桂军主力再有大的损失了。[if !vml]
[endif]
淞沪会战中,战至最后全军覆没,被取消建制的部队数不胜数。说桂军因为淞沪伤了老本,导致后面没有大的作为是说不过去的,桂系通过民团后备兵的机制进行了及时补充,仅用了一个月时间便恢复了元气。但是李宗仁却在台儿庄把桂系摆在了二线,一线全部是以血肉之躯艰苦作战的西北军、东北军 、部分川军、滇军。顺便说一下,淞沪战役中,日军一个大队便能顶住国军一个师,但有一个例外,就是滇军样板军六十军,这个军全套法式装备,比中央军还要强很多。六十军单挑日军板垣师团都不处下风,但可惜的是滇军人数太少了。[if !vml]
[endif]
能逼蒋介石三次下野,桂系头头们的小算盘自然不会比蒋介石差,蒋介石可以借机消灭杂牌,李宗仁、白崇禧当然也不会上当,所以大家看到了,安徽境内最大一次战斗出现了,原因就是桂系31军让开正面战场,日军直抵淮河南岸,东北军51军于学忠部不得已沿淮河北岸一线排开,于学忠的东北军可不是孬种,一个壕沟里就死了三百多大个子东北兵。[if !vml]
[endif]
在付出7000人的巨大伤亡代价歼灭日军3000余人,是安徽境内,消灭日军最多的一次,此战是台儿庄序幕战。台儿庄战役基本是其他杂牌加上中央军汤恩伯部打下来了,台儿庄的胜利,共颁发了11枚青天白日章和大批宝鼎勋章,而桂系连四等宝鼎勋章都没一枚。而桂系主力则撤到大别山腹地悠哉悠哉整整6年多。1942年数千日军进攻桂系大别山大本营立煌。数十万桂系号称游击,保存实力溜走了,日军又穿过大别山进了河南。
桂柳战役前,负责四、九战区的桂林行营主任白崇禧,修改了四战区司令张发奎的作战计划,将桂系主力调出桂林。只留下战斗力最弱的131师、170师加79军一个团守城。桂林本来有六个师守城,结果只有二个师的人马,守军军心涣散,没几日就破城了,柳州更为出奇,城防司令韦云淞直接带着人跑了。桂南会战夏威集团军在白崇禧亲自指挥下,能用杂牌绝不用桂系,能不打就不打。大家可以看到桂系的“钢军”第七军连同主力的21集团军在抗战中是悄无声息地潜伏着。抗战期间桂系头头们保存实力的态度是非常明显的。[if !vml]
[endif]
但是桂军主流还是非常坚决抗战的,比如国民党嫡系五军里面七成人来自广西,一些杂牌的广西部队更是拼光了家底地和日军战斗。广西人的英勇善战也给日本带来巨大的阴影。据统计,广西人参加抗战人数是80万8千多,全国排名第七。
网友评论